大數據告訴你,中國的95後世代,都在想什麼、做什麼、關心什麼?

文中提及的今日頭條,為中國大陸很受歡迎的新聞聚合APP,果殼網是知名度很高的科學媒體。

曾經有口號「得90後者得天下」,如今是「得95後者得天下」。

2016萬有青年大會上,今日頭條與果殼網聯合調研,發布了一份大數據報告——「95後的肚子裡都藏著哪些貨?」揭示了年輕人們在閱讀習慣、興趣愛好、偶像關注等方面,和「前輩們」的同與不同。

既是出於好奇,也是出於害怕落伍的擔心

小時候,父母常對你說「真不知道你們這些小孩在想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發現身邊居然開始有95後的同事,那一刻你百感交集,你也很想問:「你們這些年輕人都在想什麼?」

 

這個問題背後通常有兩個心理。一個是好奇,正如父母想知道我們在想什麼,我們也想知道更年輕的人在想什麼,唯有彼此理解,才能更好的溝通。另一個心態是害怕,我們害怕落伍、害怕被年輕人超越,所以才特別想知道年輕人在想什麼,以跟上時代的步伐。

 

「年輕人在想什麼」這個話題在商業領域更為實在,曾經有口號「得90後者得天下」,如今是「得95後者得天下」。

而這份今日頭條大數據報告,將帶你看一看「95後的肚子裡都藏著哪些貨」。

特別說明:為了便於傳播,標題選取了「95後」這一概念。但在實際統計時,為保證有效對比和分析,本數據報告選取的對比人群年齡段分別為18到23歲和31到40歲。

 

我們人少,但泡在手機上的多

18-23歲人群和31-40歲人群相比,誰更愛在移動端閱讀資訊?根據全國人口普查數據,18到23歲的人僅占全部人口的11.03%,而在今日頭條的用戶群體分布裡,18到23歲的人占比高達30.91%,可見年輕人更愛用手機看資訊。

論人均閱讀次數,你們贏了

雖然在今日頭條用戶群體中,18-23歲用戶比31-40歲用戶更多,但若論人均閱讀次數,還是後者贏了:18到23歲用戶人均每天閱讀7次,而31到40歲用戶人均每天閱讀13次。

我還小,別跟我提逃離北上廣

在地域分布上,18-23歲用戶最多的城市是北京(1.16%),其次是廣州(0.87%)、上海(0.86%)和深圳(0.76%),這恰好印證了一個常規概念,即年輕人較多分布在北上廣深。

反觀31-40歲人群,數據有很大差距:北上廣深雖然仍排在前四,但比重有了大幅下降,依次為0.36%、0.32%、0.26%和0.23%。可見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家還是逐漸「逃離」了北上廣。

 

愛蘋果,也愛國產

可以清晰地看出,18-23歲用戶最愛的手機品牌是蘋果,31-40歲用戶最愛的是華為。這可能是由於華為中有一個「華」字,大家認為買華為是愛國。此外,華為在宣傳時更多偏向商務群體,因此年紀越大的人越多用華為。

我們都是夜貓子

在閱讀資訊的習慣方面,兩個群體的閱讀高峰均在下午13時和晚間23時,但從曲線的斜率上可以看出不同:18-23歲群體的閱讀量在5時-13時增長得特別快,但31-40歲用戶的曲線則平緩得多。這可能是因為18-23歲用戶沒有太多工作壓力,起床後有空閒可以看資訊,但其他人更多時間用於工作,沒有太多空閒。

18-23歲最關注遊戲,31-40歲最關心金融

兩個群體最關注的資訊類別有非常明顯的差異。在所有愛遊戲的用戶中,18-23歲用戶占比接近80%;在所有關注動漫的用戶中,18-23歲用戶占比近71%。反觀31-40歲用戶,他們占比最高的資訊類別依次是金融、時政和房產等等。

如果細化一下,可以得出18-23歲用戶最喜歡的五款遊戲分別是《英雄聯盟》、《魔獸世界》、《爐石傳說》、《夢幻西遊》和《穿越火線》。他們最喜歡的五部動漫分別是《火影忍者》、《死神》、《名偵探柯南》、《銀魂》和《進擊的巨人》。

你關心你的世界和平,我關心我的明星八卦

從關鍵詞來看,18-23歲用戶最關注的詞條都和娛樂有關,排名第一的就是娛樂圈,其次分別是電影、范冰冰、電視劇和婚禮,此處的婚禮多指明星的婚禮。反觀31-40歲用戶,差異非常明顯,他們關注的都是國內外大事,如美國、俄羅斯、習大大、日本、朝鮮。

年輕人的科普教育有望進一步提升

從科學話題的閱讀量來看,兩個群體的總閱讀量基本持平。但前提是,今日頭條上18-23歲用戶數量是31-40歲用戶的3倍。因此在科學話題的人均閱讀量上,18-23歲用戶遠低於31-40歲,年輕人的科普教育還有望提升。

《三體》位列年輕人最關注的書籍之一

18-23歲用戶最關注的書依次是:《圍城》、《三體》、《活著》,《秘密花園》和《小王子》。

我的「愛豆」你不懂

這是非常體現代溝的話題。兩個年齡段最關注的娛樂明星都是范冰冰,而李晨由於是范冰冰的男朋友,所以也占進了前三位。

但像趙麗穎、鄭爽、楊洋這些小鮮肉明星,則沒有進入31-20歲用戶的最關注榜單;同理,章子怡、李連傑、鄧超等明星也沒有出現在95後最關注的十大明星榜單中。

關注什麼體育明星也會暴露年齡

在里約奧運期間,18-23歲用戶最關注的奧運明星是孫楊,31-40歲用戶最關注的則是郎平。此外,劉國梁也是一位非常暴露年齡的體育明星,很多95後都不認識他。

今日頭條上,他們最喜歡的果殼文章分別是?

兩個群體最關注的文章均為《灰色強姦:」我甚至沒有意識到那是強姦「,但它就是》。這是當時刷爆朋友圈的一篇科普文章,它顛覆了人們對於強姦的一般認知:五分之四的強姦發生在熟人之間,而且沒有暴力。

不過再往後可以看出,31-40歲的用戶對健康和金錢的敏感度更高,他們會關注《高溫、輻射、真空都殺不死?它的基因組讓科學家目瞪口呆》和《「百萬黃花梨」被盜?損失何止百萬》一類的文章。

而18-23歲的年輕人更多被教育性的話題吸引,如《上完廁所後,衛生紙是沖掉還是丟進紙簍?你可能一直都沒做對》或《生物課本又要被改寫?存在了150年的理論居然被這個男人顛覆了》。

只要保持好奇心,長大並不等於變老

從以上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年長的人在閱讀量上領先,且在時政、商業、科技等話題的關注度上遠超年輕人。

不過年輕人更適應新興的設備和技術,在移動閱讀總人數上超過了「前輩們」,而且年輕人也更具探索力和好奇心,他們願意留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會在好奇心驅使下主動了解有趣但「無用」的知識。

相信隨著年齡的成長,95後們也漸漸會朝著成熟的方向發展。

也許他們會漸漸不再關注遊戲和動漫,或許他們也會開始談論國計民生,但只要保持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和不斷突破的進取心,他們從心理上永遠都是年輕人。

閱讀原文

微信號:Guokr42

在中國,如果從3歲開始準備,幾歲可以當上奧運冠軍?

xxx

一個大學女生隨手把宿舍裡的日常發到了B站,粉絲才三個人,三天後播放量B站第一

xxx

中國官方公布2021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海、北京、浙江位列前三

xxx

《躺平即是正義》V.S《「躺平」可恥,哪來的正義感?》

xxx

「去吧,成為張無忌!」研究金庸的海南教授畢業致辭火了

xxx

我認真算了20年後的中國人口數據..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