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四川在線
中國大陸十一國慶長假,有人出游,有人宅在家裡神遊。
成都聾啞妹子陳思,突發奇想,在家手工自製「國旗餅乾」。
2016年10月5日,媒體記者來到陳思的家裡看到,紅色的餅乾,配上5顆黃色的小星星,陳思做的國旗餅乾模仿得惟妙惟肖。
她通過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發布製作餅乾的照片和影片,吸引了不少網友點讚,紛紛想訂購。國慶假日過去5天,她已接到了近人民幣5千元的訂單。
制國旗餅乾
團隊是聾啞人同學
成都一個普通小區頂樓,是陳思和同為聾啞人的丈夫,以及1歲多的女兒安靜而溫暖的家。女兒開始牙牙學語,圍著父母打轉。
女兒在騎著木馬玩耍。一旁,陳思把剛做好的餅乾放進烤箱。她的另外兩個聾啞人同學也來幫忙。這些餅乾有的像國旗,有的像熊貓,這是她今天做的第12盒餅乾。
2016年4月,媽媽給她借了一個烤箱,她開始學做餅乾。國慶前,哥哥小賢提議:國慶來了,何不做一款以國旗為主題的餅乾?經過好幾次實驗後,一塊像模像樣的國旗餅乾終於誕生了。同時,她還製作了「醜萌醜萌的」熊貓餅乾。
陳思是聾啞人,在成都特殊教育學校讀完書後,她於2006年參加聾人高考,考取了西安美院的藝術設計專業。
朋友圈發圖
5天接了5千元訂單
陳思沒有想到,她做的國慶餅乾這麼火。
國慶前,哥哥小賢拍攝了一段視頻放在網上,公布陳思實驗製作餅乾的過程,贏得不少網友的點讚。短短幾天,在某款手機APP上已經有4萬5千多的播放量。
從10月1日開始,她在朋友圈轉發自己製作餅乾的視頻和照片,吸引了很多人來購買。有的人買一兩盒,最多的有人一次性買了75盒。現在她已經收到了約5千元的訂單,靠著借來的烤箱,一次只能烤36塊,每次需要一個多小時,完全應付不過來。
很多人已經收到了陳思的餅乾。「有人建議改進口味,有人建議做一些無糖的,有人提建議說還不夠脆。」陳思告訴記者,大家都懷著寬容、真誠的態度,對她的初創餅乾一點兒也不苛刻。
想開甜品店
全部招募聾啞員工
陳思有一個夢想。她說,聾啞人不好找工作,特別是沒有考上大學的聾啞人,更難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她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烤箱是借來的,先給自己買一個屬於自己的烤箱,未來再開一家甜品店,全部招募聾啞人員工。
「我想做一點事情,也像其他人一樣創業,為女兒將來做打算。」陳思比劃著告訴記者,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她覺得自己肩負的責任越來越重。
律師說法
餅乾能否製成國旗形狀
法律尚無相關規定
食品能不能做成國旗形狀?
四川林志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劉漢沙告訴記者,國家對食品生產經營實行許可制度。從事食品生產、食品銷售、餐飲服務,應當依法取得許可。但是,銷售食用農產品,不需要取得許可。餅乾已經不再是農產品,而是初級的工業品,因此存在一定的違規。
但是,國旗車貼,國旗印在T恤衫上,球迷把國旗印在臉上……劉漢沙認為,現行的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都沒有明確的規定不允許在商品中僅使用國旗。法規裡沒有明令禁止,根據民法法無禁止即自由的原則,那麼生產國旗圖案的餅乾,是合法的。
四川琴台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金旺也認為,國旗法第十八條規定,國旗及其圖案不得用作商標和廣告。這當中並沒有對食品形狀進行規定。
另外,金旺認為,銷售食品必須要有衛生許可證和工商經營許可等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