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嚴肅的人口學八卦
微信id:renkou8gua
作者:張洋(密西根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 )
責編:趙夢晗(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講師)
圖編:熊英宏(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本科生)
幾周前,美國總統川普不斷地在推特上稱呼「新冠狀病毒」為「中國病毒」。
雖然他後來公開表示不再使用「中國病毒」這個稱呼,但華人乃至整個亞裔群體,依然因此正在面臨比較嚴重的種族主義歧視。
種族主義歧視一直是美國爭論的核心政治議題之一。
但在美國,一提到種族主義,更多的是關於非裔和拉丁/西班牙裔美國人爭取和白種人平等權益的討論,亞裔相對較少地真正參與到種族主義的討論中來。
2010年,相比較於非裔美國人(約16%)和拉丁/西班牙裔美國人(約13%)在美國總人口中的占比,亞裔在美國大約占4.8%。
單從總人口規模來看,亞裔是屬於少數族裔的;但亞裔在教育、就業、收入、財富持有上一直高於或者接近白人的平均水平。
雖然亞裔因為這些成就被認為是「少數族裔模範」,但為什麼一直很少引起重視,不能真正參與到政治議題的討論中來呢?
這背後有很深的歷史、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原因。
我們今天來簡單地聊一下,為什麼華人或者亞裔在美國地位如此「尷尬」。
被歷史「遺忘」的一群人
我們都知道「奴隸制」是美國非常重要的歷史,也是非裔美國人付出汗水和生命參與建構的歷史。
美國人現也在不斷地重新審視這段歷史,爭取非裔美國人和白人平等的權益。但華人用汗水和生命參與的一段歷史卻一直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每個人都知道中國人參與鐵路修建,每個歷史課本都有這一段歷史。但這也是美國人知道關於它的全部——這是我們應該努力改變的地方。」
華人主要通過19世紀幾波「淘金」浪潮來到美國,集中居住在今天的加州地區。
華人真正參與到美國歷史的建構,要追溯到美國的洲際鐵路建設。
「大平洋鐵路」是第一條貫穿北美大陸的鐵路,也被英國BBC評為自工業革命以來的世界七大工業奇跡。
起初,華人被認為身材比較矮小,力氣比較單薄,並不適合做建設鐵路這樣繁重的工作。
但由於白人工人不願意簽訂薪酬較低、工作負擔重的合約,並發起頻繁的聯合罷工抗議。
鐵路項目負責人決定征用華人勞工,並以約白人工人10%到36%薪資和華人勞工簽訂了勞動合約 (Ong 1985)。
面對工作強度大、死亡風險高的鐵路修建工作,華人表現出了卓越的吃苦耐勞和堅忍不拔的品質,逐漸成為鐵路修建的主力。
但與此同時,華人卻面臨著薪資不平等待遇和排華情緒的影響。
除了種族文化差異,華人在罷工過程中,願意接受鐵路公司提出的小幅度漲薪要求而重新開始工作,從而無法完全融入白人組成的聯合罷工陣營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
由此可見,在這段歷史中,在社會結構本身存在不平等的情況下,華人通過壓縮自身生存空間和消費成本,而努力掙扎出一條生存在美國的路,卻也因為沒有更加堅持爭取平等待遇的鬥爭而受到更多不平等的歧視。
刻板印象:「成績好」與「技術宅」
前段時間,美國民主黨有一位亞裔總統候選人安德魯·楊(Andrew Yang)。
他也是第一位引起廣泛關注的亞裔總統候選人。
他提議給每一位美國人每個月發一千美金(也稱自由紅利),還提議推行全民醫療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等等。
美國政治評論新聞對於他的競選,紛紛提出比較相似的質疑,例如「如何克服亞裔刻板印象(技術宅)」和「如何更好地利用少數族裔身份,爭取更多族裔的支持」等等。
「成績好」和「技術宅」一直是亞裔美國人刻板印象的標籤。
但這兩個「標籤」的形成,其實是亞裔文化和美國社會結構互動的產物。這些標籤既成就著亞裔,也阻礙著亞裔的進一步發展。
研究教育種族不平等的學者發現,亞裔學生遙遙領先白人和其他族裔學生的平均學習成績。
通常有兩種機制來解釋教育成就差異—-家庭經濟地位和家庭文化環境。
家庭經濟水平比較高的家庭,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和環境,因此家庭經濟地位與孩子的學習成績呈顯著的正相關 (Duncan et al.1972)。
但在家庭經濟水平相同的情況下,亞裔學生學習成績依然遠遠高於白人學生 (圖1)。
學者柳皚然和謝宇(Liu and Xie 2016)發現,亞裔家庭文化可以有效地解釋白人學生和亞裔學生的學習成績差異。
受孔子思想影響的東亞文化非常推崇教育的重要作用,而且相信努力工作可以克服困難取得成就,亞洲父母們也對孩子有較高的教育期待。
受益這種家庭文化,在「男性氣概」備受推崇的美國高中文化下(其中一個表現是反叛,比如輕視教育成就),亞裔男生的學習成績與亞裔女性學習成績的差異,也比其他族裔要小(Yavorsky and Buchmann 2019)。
亞洲的家庭文化很好地適應了美國的教育結構,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圖1. 家庭經濟水平與學習成績關係的種族差異(Liu and Xie 2016)
除了「學習好」,亞裔的另一個標籤「技術宅」是更難擺脫的。
不用擺出統計數據,只要你走進一所大學科學或者工程學院的教室,就會發現亞裔是這裡的主流群體。
因為亞裔更傾向於選擇科學和工程類的專業,他們也占據著相關工作的很大的比例。
亞裔集中在技術類專業和工作,不僅僅是個人選擇的結果,更是美國社會經濟結構轉型和文化導向的結果。
美國自1970年代以來經歷了大規模的經濟社會結構轉型,比如經濟全球化、就業市場空心化、經濟金融化等等。
學者謝宇和凱里沃德(Xie and Killewald 2012)發現由於科學和技術相關工作相比較於醫生、律師和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薪資水平低很多,白人學生相對於亞裔學生更少選擇科學專業及相關職業發展道路。
因此亞裔既是「主動」也是「被動」地集中在了科學和工程等技術類專業和職業。
如表1,2006-2008年,亞裔學生在各個科學專業的占比都高於15%。
別忘記了,亞裔在總人口中只占4.8%。
▲表1. 亞裔在美國科學專業的占比1960-2008(Xie and Killewald 2012)
亞裔集中在科學和技術類相關專業和工作,一部分是家庭文化和經濟資源的影響,另一部分也跟白人學生「主動離開」 科學和技術類相關專業和工作選擇更高薪的專業和職業有關。
由此可見,關於美國亞裔的刻板印象是亞洲文化和美國社會文化互動,也是個人選擇和社會結構互動的結果。
「模範少數族裔 (model minority)」的悖論(paradox)
由於亞裔在就業市場、收入、財富占比上的突出表現,被認為是「少數族裔模範」。
亞裔在大部分中等收入以上工作中占比遠遠高於亞裔在總人口的占比。
2013年,亞裔在谷歌、雅虎、因特爾、領英等公司中總占比27%,但僅占13%的管理層職位 (別忘記,亞裔在總人口中只占4.8%)。
此外,無論是家庭收入、家庭財富、還是房產擁有比例,亞裔都很接近或者高於美國白人的平均水平 (表2)。
可以說亞裔是一個經濟狀況相對優渥的族裔。
▲表2.美國家庭財富、收入中位數和房產持有率(U.S. Census Bureau,2014/2017)
亞裔無論在教育、就業、家庭收入、財富占比中,都表現出了突破社會結構限制的優勢。
亞裔獨特的家庭文化和拼搏向上突破局限的品質在其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有學者表示亞裔的獨特的「成功模式」既不斷再生產了亞裔的成功,也讓不符合亞裔成功模式/刻板印象的亞裔成為「失敗者」和「奇異值」(Lee and Zhou 2015)。
這種成功模式/刻板印象既成就著亞裔,也成為了限制亞裔進一步發展的枷鎖。
儘管亞裔是「少數族裔模範」,他們卻很容易在向上流動中遇到「玻璃天花板」,很難占有企業和政府管理層的工作,也很難在重要社會政治議題中發聲。
亞裔的獨特家庭文化很好地適應了美國的社會結構和設置,並在其中發展出獨特的一條成功之路。
但亞裔更多扮演著社會結構的模範適應者,而很少參與社會改變或者制定社會規則。
雖然太平洋鐵路建設已經成為了遙遠的過去,華人也逐漸靠自己的努力在美國獲得了經濟上的富足,但和19世紀中葉的華人一樣,他們的地位仿佛依然尷尬,依然無法發出響亮的聲音。
銘記歷史,突破刻板印象和發展瓶頸,僅僅靠取得個人教育和經濟成就好像是遠遠不夠的。
參考文獻:
1.Duncan, Otis D., David L. Featherman, and Beverly Duncan.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and achievement.” Seminar Press, 1972.
2.Krivo, Lauren J., and Robert L. Kaufman. “Housing and wealth inequality: Racial-ethnic differences in home equ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Demography 41.3 (2004): 585-605.
3.Lee, Jennifer, and Min Zhou. The Asian American Achievement Paradox.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2015.
4.Liu, Airan, and Yu Xie. “Why do Asian Americans academically outperform Whites?–The cultural explanation revisite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58 (2016): 210-226.
5.Ong, Paul M. “The Central Pacific Railroad and Exploitation of Chinese Labor.” The Journal of Ethnic Studies 13.2 (1985): 119.
6. Xie, Yu and Alexandra A. Killewald. Is American Science in Declin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12.
7.Yavorsky, Jill E., and Claudia Buchmann. “Gender Typicalit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mong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Sociological Science 6 (2019): 661-683.
8.https://newrepublic.com/article/146587/silicon-valleys-forgotten-mino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