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對「無症狀感染者」感到焦慮,浙江率先採取隔離14+14嚴厲措施

3月29日,浙江宣布「無症狀感染者」一經發現,將隔離14+14天。

即按規定隔離14天做醫學觀察出院後,還要再集中隔離觀察14天。

這是回應近日民眾的焦慮和媒體的呼籲,為全中國最嚴的一省。

同時,中央近日相關記者會也特別著重提及「無症狀感染者」一詞,顯見此事已成為防疫焦點。

本文來源:上觀新聞(解放日報旗下)

微信id:shobserver

這幾天

「無症狀感染者」是個熱詞

3月28日

全國本土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例,該病例來自河南省漯河市。官方通報稱,患者曾與「無症狀感染者」一同就餐。

3月29日

湖北荊門公布了1例無症狀感染者軌跡,並要求與其近距離接觸的人員主動報告,並自行居家隔離14天。

如果再往前幾天看

3月20日

網上流傳的一份「公示」顯示,19日武漢市硚口區一小區有一新增確診病例,引發對武漢確診病例是否為零的爭議。

不過,硚口區防控指揮部回應稱,網傳患者張某某,系「無症狀感染者」,不是確診病例。

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

「無症狀感染者」全稱是「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指無臨床症狀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者。

鐘南山的解釋是:

所謂的「無症狀感染者」,並不是任何沒有症狀的人,而是那些和已經受到感染的病人有密切接觸的人,他們有的已經受到新冠病毒的感染,卻沒有症狀。

劃重點,「和已經受到感染的病人有密切接觸的人」。

既然檢測結果是陽性,為何不納入確診病例?

官方解釋稱:無症狀感染者因無臨床表現,需要集中隔離14天並做進一步的檢測來進行判斷。如果無症狀感染者在隔離期間出現了症狀,則將其作為確診病例報告並公布。

對許多人而言,更重要的問題是

無症狀感染者究竟有無傳染性?

最近地方報導的一個個無症狀感染者的個案,也引起了李克強的高度關注。

據中國政府網披露,在中央26日的會議上,李克強提到:

「無症狀感染者究竟有無傳染性?病情會不會進一步發展變化?衛健委要組織專家認真研判,拿出科學防治方案。這是我們鞏固疫情防控成果、防止出現防控漏洞的重要內容。」

他說,「有關部門要嚴肅認真對待這一問題,實事求是、及時公開回應社會關切。」

針對無症狀感染者的問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是這麽說的:「目前所見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鐘南山明確表示:傳染性很強

鐘南山在接受CGTN記者採訪時明確提到,無症狀感染者傳染性很強。

「即使在實施隔離政策的地方,RO值也可能達到3甚至3.5,也就是說一個人可以傳染3到3.5人,這個數字是非常高的。

現階段到底有多少無症狀感染者?占比是多少?鐘南山表示,目前了解得很有限:既沒有具體數字,也未有詳盡研究。

不過,他表示,按照推斷,中國沒有大量的「無症狀感染者」。

小觀發現,近日,鐘南山團隊在《歐洲呼吸雜志》上發表的文章中也提到了無症狀患者,並表示「可能是人傳人重要傳染源」。

文章強調無症狀患者作為人傳人重要傳染源的可能,因此必須重視新冠肺炎的早期診斷以及隔離確診病例。(查看詳情

李蘭娟提醒重視無症狀感染者:一定要發現他

無症狀感染者是否會成為傳染源?如何發現和管理?

30日晚,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表示,無症狀感染者是一個我們要非常重視的問題,因為無症狀感染者本身有傳染性,一定要發現他。

李蘭娟稱應在接觸排查中加強無症狀感染者檢測,尤其是有疫區與病人接觸史的,一定要讓他們主動報告並做好檢測,發現後及時隔離和治療,不至於再造成其他人的傳播。

此外,李蘭娟表示,在相關的密切接觸者當中,要抱有觀察無症狀感染者的意識。如果有接觸史的人,還是要觀察14天,做病原學檢測,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接觸史,可以用大數據的手段來發現哪些人有疫區接觸史。

張文宏:無症狀感染者是疫情防控「下半場」的重要監測目標

27日下午,新冠肺炎上海專家治療組高級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在研討會上表示,無症狀感染者是我國進入疫情防控「下半場」的一類重要監測目標。

張文宏介紹,無症狀感染者有較強的免疫能力,可以在感染病毒後14天內不發病,病毒在其體記憶體在時間超過三周,具有傳染的可能性。他們如果沒有被及時發現和隔離,就存在社區傳播的隱患。

高福:有關無症狀感染正在調研

就在昨天,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還透露了一個情況,即有關無症狀感染正在調研。

他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說,「確實這是一個問題,我本人認為無症狀感染肯定會排毒的,大家正在努力工作,把這個數據拿到。」

3月30日,第一財經發文稱,近期相關部門有望將無症狀感染者的統計數據向社會公開,並建立起發現一例通報一例的制度。

中央5天內兩度提到「無症狀感染者」

在連續兩次的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中央都關注到了「無症狀感染者」群體。

3月26日的會議上提到,「公共衛生團隊下沉社區,查清每一例新增確診、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來源,並做好醫學管理,找出防控的關鍵點、薄弱點和隱患點。」

30日的會議上,部署則更為細致。會議要求,必須突出做好無症狀感染者監測、追蹤、隔離和治療。

會議還提到:

  • 有針對性加大無症狀感染者篩查力度,將檢測範圍進一步擴大至新冠肺炎病例和已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有特殊要求的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等。
  • 一旦發現無症狀感染者,要嚴格集中隔離和醫學管理,公開透明發布信息,堅決防止遲報漏報,盡快查清來源,對密切接觸者也要實施隔離醫學觀察。
  • 抓緊在疫情重點地區抽取一定比例樣本,開展無症狀感染者調查和流行病學分析,研究完善防控措施。
  • 同時,做好患者出院後按要求復查,加強復陽人員醫學管理等工作。

「加大篩查力度」「嚴格集中隔離和醫學管理」「堅決防止遲報漏報」「抓緊開展調查和分析」……..在中央會議的措辭方面,我們也能看出此事的緊迫力度。

浙江省率先要求隔離14+14天

隨著無症狀感染情況越來越受關注,30日,浙江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表示,浙江省對所有無症狀感染者嚴格按照確診病例的管控要求執行。

一經發現,立即收入定點醫院進行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滿須經兩次連續標本核酸檢測陰性,且采樣間隔時間大於24小時。

在定點醫院解除隔離後,參照確診病例康復期管理要求,轉至集中隔離點繼續觀察14天。

北京也強調重視無症狀感染者監測、隔離和治療。

昨天舉行的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五十次會議強調,重視無症狀感染者監測、隔離和治療。加強已發病例溯源,做到公開透明。

相對於確診病例,對於隱藏的無症狀感染者,如何進行防範、如何降低感染率,成為當前的重點,也是難點。

在目前全面復工復產之際,疫情防控仍絲毫不可鬆懈。

更為重要的是,防控傳染病,不單單是專業醫生、疾控人員和政府的事,也是每一個公民的事情。

希望公眾與政府部門可以達成良性互動

對於「無症狀感染者」的通報

能夠像「確診病例」一樣,成為平常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