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涵碧樓的別墅群拆掉了,頂級豪宅,知名建築大師Kerry Hill遺作

根據媒體目前掌握到的消息,被拆除的是青島涵碧樓的別墅群,酒店仍維持營運。

青島涵碧樓位於青島市黃島區九龍山路,項目建於2010年,開發企業為台灣鄉林集團,投資總額約為30億人民幣。

項目總占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2013年獲得山東省批復用海面積10799平方米,分為七星級酒店和海上莊園部分。

其中酒店於2014年開業,規劃330間房,含160件間消費客房,41棟海景獨棟別墅,以及30棟海景復式別墅。

青島涵碧樓的獨特之處,除了沿用台灣著名行館酒店涵碧樓的品牌之外,因為由已故澳大利亞著名建築設計師Kerry Hill操刀設計,使得建築本身在行業內具有頗高知名度。

早在1997年,Kerry Hill就在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等的邀請下,參與了台灣日月潭涵碧樓酒店的設計,並在10多年後再度設計青島涵碧樓,被認為是在建築形態上的一脈相承。

隨著2018年Kerry Hill去世,青島涵碧樓也被認為是他的遺作之一。

本文來源:景觀邦

微信id:LA_bang

近日很多地方在傳這段視頻,

通過視頻我們可以看到,

西海岸涵碧樓別墅群正在被拆除

以下是影片:

3月25日下午,

「黃島發布」確認了此事,

稱「正對41棟建築進行整治」、「恢復海岸帶」。

這個被稱為「海上莊園」的別墅,

獨棟起價人民幣58000元/㎡

據稱范冰冰在此買過別墅。

儘管拆的只是別墅部分,

但是很多設計師朋友表示:

設計是整體,拆了部分影響也很大!

現在我們一起

回顧了解下青島涵碧樓:

在中國,酒店總統套房

價格區間是在5萬-10萬一晚

如果有一家酒店敢賣上10萬

那它注定有一個非凡的理由

涵  碧  樓

這三個字

就是理由

以下是別墅群被拆除的新聞影片:

這裡是中國北方的海,黃海

一個三面環海的一個小半島

這裡的海風,偏硬

這裡的海水,偏冷

這裡的海浪,偏野

這裡連椰樹都看不到一棵

這是涵碧樓所在區域的地圖

三面環海,背靠鳳凰山

這真的是天賜有機風水寶地

什麼叫人生贏在起點?

這個半島是天然形成的

它一直靜靜的躺在那裏

也許有好幾千年了,都沒一個名字

直到2008年被一位台灣人一見鐘情

於是這個無名的小半島

從此有了一個詩意的名字

青 島 涵 碧 樓

緣起 | 涵碧春秋

1901年,日本人伊藤在現在的涵碧半島上建了一幢木屋,作為渡假,並命名為「涵碧樓」。

1923年,日本皇太子裕仁來台視察,指定涵碧樓為駐蹕所,並擴建為二層樓的建築,增加八間貴賓房,包含東、西廂房、餐廳、會議室等設施,從此涵碧樓由一幢富豪人家的渡假別墅,一躍而為官方招待所。

1949年,涵碧樓成了蔣介石先生的行館,作為渡假、接待來台訪問的外國元首。

1998年,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以新台幣2.7億元的價格買下這幢風雲名樓。

事後賴董事長回憶說,還有什麼名字可以不需要做任何廣告,就可以讓所有人朗朗上口呢?

而且這個名字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與份量,不是花錢就做得到的,因此涵碧樓三個字,每一個字值一億元,算起來是便宜的。

歷時五年餘,以「極簡」、「禪風」為建築設計核心,將原有宮殿式的六層樓建築,僅留下梁、柱、樓板,其餘皆拆除改裝。

2002年,涵碧樓全新的面貌與渡假型態重現世人眼前。

青島涵碧樓是日月潭涵碧樓在大陸的第一家姊妹酒店。

2013年,一組以「孔子不走了」為題的大型戶外廣告登錄青島的大街小巷,這組簡單粗暴卻又充滿了懸念的廣告吸引了無數青島人的眼球,也在網上引起了熱議。

市民不禁問道「孔子為什麼不走了?」「涵碧樓又是什麼」。

幾個月後,另一組「因青島太美了」的廣告出現,終於解釋了其中的緣由,也通過這一廣告營銷,將涵碧樓,正式帶入了大眾的視野。

如今,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度假勝地——青島涵碧樓,早已被打磨成了遺世獨立的靈魂建築,並且造就了「大陸地區第一家七星級酒店」,「國際頂級文創休閒度假酒店」的盛名。

說起青島,不得不聯想到它的藍天白雲,紅瓦綠樹,也不得不聯想到它的陽光沙灘,海鮮啤酒……

但若要近距離地了解青島的頂級酒店及其文創設計,不妨親自走進涵碧樓,感受它為你帶來心靈深處的感動。

青島涵碧樓,是繼台灣日月潭涵碧樓以後,耗時6年,投資30億元人民幣建設而成的旗下第二家酒店。

與身處鬧市中心的其他酒店不同,它是隱藏在山川、大海之中的清幽美景,坐落在青島一個叫鳳凰山張屯嘴的地方,距市區約30分鐘車程。

雖然與大海對岸的青島市區遙遙相對,卻宛如身處喧囂之外。

賴正鎰與鳳凰山一見鍾情

想必大家也已經知道這個台灣人便是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

青島涵碧樓是日月潭涵碧樓在大陸的第一家姊妹酒店。

2008年,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來此選址的時候,只用了30分鐘就決定選在黃島這片海灘。追問原因,原來是他喜歡那裏的碧海藍天,喜歡鳳凰山這個吉祥的名字,喜歡山東老百姓的質樸坦然。

當時這裡除了一片荒煙蔓草,就是海邊幾戶漁民的鮑魚池,與其他考察地相比,完全是塊毫不起眼的地方,而且當時膠州灣海底隧道並沒有開通,「青黃不接」,各種配套條件並不具備。

而賴正鎰相信這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這裡的自然景觀不可多得。

涵 碧 樓 的 設 計

青島涵碧樓光是設計費

就花了人民幣3.6億

除了Kerry Hill還能是誰

作為度假酒店領域的天神級人物

有一大波安縵酒店都出自KH之手

眾所周知,KH的風格是:貴和倔

死貴死貴的設計費

倔強偏執完美主義

既要收客戶天價,又不許客戶幹擾其風格

▲涵碧樓的董事長賴正鎰(右)和Kerry Hill(左)已經是老交道了

十年前日月潭涵碧樓正是由KH親自設計

上面這張照片正是在台灣日月潭涵碧樓拍的

但為了請老爺子出山設計青島涵碧樓

賴總可謂五顧茅廬

親自飛了五次新加坡和老爺子談感情

最後KH接受了邀請

開出了一筆天價設計費之外

還附帶了一大堆不妥協條件

一是尊重原創,不得改圖;二是設計費不能砍價;三是不能催他,等他排出空檔才能設計。

青島涵碧樓對KH來說意義重大

無論從幾乎垂直高達20多米的落差坡度海岸線的特殊地形上,還是面對15多萬平方米的巨無霸建築體量上,Kerry都要認真考慮這裡面的利弊關係,完成快80歲的設計生涯裏前所未有的巨大突破。

當然,他還要承擔因為任何閃失而折損聲望的風險。

設計靈感來源於港口的集裝箱

展開設計之前,KHA設計團隊協同專家特地到青島涵碧樓基地,對當時的地理、環境、氣候、地質、潮汐等條件進行調查。

不過,大師的作品總是慢工出細活,在設計圖出爐之前,無論賴正鎰如何追問進度,凱瑞·希爾始終不肯透露半點消息,每回得到的答案總是「時候到了自然就會通知」。

終於又等了一個半月,設計完成。賴正鎰立即飛往新加坡。當賴正鎰看到設計圖上又是一個極簡的方塊盒子,禁不住想:「這回的極簡風又會是怎樣的風格」?

凱瑞·希爾解釋說,他初來青島時,途中經過青島港口,發現港口中有許多裝卸貨櫃,非常壯觀,讓他有了靈感,於是以長條貨櫃當作青島涵碧樓的設計原型。

於是,在中國北方的海邊

一件巨大的光影藝術作品誕生了

涵碧樓的外形

是極其現代的

直線直線直線

整座酒店全是由直線構成

KH的強迫症容不下一丁點弧線

計劃花一億美元,結果花了四億美元

然而,除了設計費出乎意料外,其他投資也是一增再增。為雕琢這塊美玉,投資額竟比原計劃高出多倍,最後達到30億元。

本來打算投資一億美金,最後卻花了四億美金。」日前,賴正鎰在青島表示。

一開始,設計師計劃用鐵材當做外觀立面建材,但鐵銹流到地表擦不乾淨洗不掉,可能會讓客人誤認為清潔不乾淨,所以這種想法被推翻了。

後來他建議用柚木,就像台灣日月潭涵碧樓的外觀一樣。但台灣涵碧樓在湖邊,青島涵碧樓在海邊,兩者立地條件不同,氣候也不一樣,這裡寒暑高達30度的溫差,加上飽含鹽份的海風終年不斷,熱脹冷縮會造成木材裂隙。

最後想到了銅,自由女神像就是銅制塑像,長滿銅綠的碧綠色外表,不但對雕像起到保護作用,還具備了歷史悠遠的特色。

但是銅的價格僅次於金,建築師選最貴的建材不說,還要求一定要用一款德國制的銅網,僅銅網就要花一億元人民幣,賴正鎰一聽臉都綠了。

「光是立面建築材料就要一個憶,那整座酒店建好得花多少錢?你當我鈔票是自己印的!」

然而生氣歸生氣,問題還得面對,賴正鎰糾結了好些天,最後還是向設計師「屈服」了。

因為賴正鎰一心想建一座讓世人贊嘆的偉大建築。

酒店的玻璃外立面全用銅網籠罩

光是這個銅網就花了一億人民幣

是在德國一家工廠定制的

銅網有三好

第一好是濾光

讓光線以更柔和的方式進入建築內部

第二好是投影

當陽光很好的時候

線條與光影又開始發生化學反應

晚上的畫風

可見銅網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銅網第三好是:生銹

這一點很有意思

為什麼要生銹?多難看啊

答案請看下圖

銅生銹之後會變色

銅銹比鐵銹美多了

俗稱綠松石色

「再過幾年,當銅綠逐漸爬滿涵碧樓時,碧綠色的建築體與碧海藍天相輝映,涵碧樓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涵碧』樓了」。

青島涵碧樓之大

青島涵碧樓之大,頻頻讓視察建設工程的賴正鎰產生錯覺。

「設計師有沒有算錯尺寸?真的沒有弄錯吧?」

當主體建築工程才剛蓋了三分之一時,賴正鎰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大跳。

青島涵碧樓占地14.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高達15萬平方米,尤其是酒店的主體建築,每個空間的高度都特別挑高,要視察完整個工地就要走一整天。

當賴正鎰走在工地的宴會廳空間時,被眼前的超大空間給嚇到了,他問陪著視查工地的設計部門及施工單位:「這個尺寸有沒有弄錯?竟然比一個足球場還要大。」

他趕緊請海外規劃部門拿出設計圖比對一下,才確認沒弄錯。

總平面圖

建築效果圖

青島涵碧樓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規劃建設了330間房。

其中包括160間沿著海岸線分布、每間面積達100平方米的海景套房。

這些套房全部擁180度無敵海景和私人陽台,只要躺在床上就可以看日出;

41棟海景獨棟別墅均配有私人專屬游泳池和娛樂設施,面積達1000平方米;

30棟海景復層別墅,每棟面積也有500平方米,均擁有私人專屬游泳池;

總統套房1間,享有專屬電梯和餐廳,面積300平方米。

建築實景圖

有人說賴正鎰是往海裏丟錢,那是一個無底洞。

但董事長賴正鎰後來解釋說「就像什麼樣的土地播種什麼樣的種子,長什麼樣的樹一樣,在什麼樣的土地上,就應該修什麼樣的建築」。

從青島涵碧樓的建築規劃痕跡看,Kerry Hill仍然沿用了他的現代簡約建築規劃概念,據說其設計靈感是受青島港集裝箱貨櫃的概念啟發而建。

並以階梯式錯位的方式,保證了每個客人都能在酒店住宅之中坐擁無敵海景。

為了讓到青島涵碧樓的人看到當地最自然的風景,賴正鎰還不斷提醒設計師,盡量保留原始風貌,像巖盤、沙灘、海岸線和鮑魚池,都被保留下來。

酒店門口

酒店門臉的進入方式,是以「U」字型的建築前面設置了一灘四方形水景,中間的松樹頗有點迎客松的迎賓景象,按照Kerry Hill的理解,對青島涵碧樓進門的第一印象,按照中國人的風水理念,必須有聚水、聚財和聚寶盆的美好寓意

酒店大堂入口處這一個水池

不要小看

五行中的所有元素都齊全了

其中水木土都好說

一池水,中間有一方土

一方土,上面有三棵樹

但金和火呢?不急,慢慢看

當夜幕降臨

水池裏有了光

這可不是燈光,而是火光

水池裏的八個小小的金屬火嘴

吐露著溫和的火苗

金和火,不也就全了麽

海風一吹

火的形狀也隨之改變

關於水池裏的三棵迎客松

為什麼是三?

源自周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涵碧樓董事長親自從泰山上請了六棵松樹

花了近一百萬人民幣

酒店內中庭

青島涵碧樓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它玲瓏剔透的巧思,巧奪天工的設計,是為了把自然之美呈現出來,讓人在藝術審美中感受生活的寧謐。遠離喧囂擁擠,在這裡放空自己,吹吹海風,品嘗美食……都是一種美美的享受。

整座酒店的中庭

是一個巨大的日式枯山水

說來也怪了

在一家弘揚華夏文化的的酒店裏

引入日式庭院最典型的枯山水

而且還放在最顯要的位置

是不是有一些沖呢?

Kerry Hill是一位生活在新加坡的澳洲人

他對東方美學有著很深的整體領悟

經過他魔術般的雙手呈現出全新的融合式美學

可以說,這就叫KH式新東方美學

在青島涵碧樓

KH進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膽嘗試

將齊魯文化,儒家文化,東夷文化,日本文化…

糅合在一起然後魔術般的發酵幻化

然後再用一個極其現代的大框架

把這些文化串聯起來

青島涵碧樓就是一個傳統和現代的綜合體

這一張是通過大堂吧的玻璃牆拍攝的

從這個角度能完整看到三棵松樹

從右到左分別是主、客、從的關係

這三棵和酒店入口水池的三棵

是一起從泰山上請下來的

大堂吧

Kerry Hill在青島涵碧樓

不僅大玩 「藏」 的藝術

還玩起了 「偷」 的藝術

這個大堂吧的Logo

就很有意思

大堂吧的英文本來該是lobby bar

這裡只保留了一個大寫的L

而這個L又是直接從涵碧樓logo裏偷來的

不信你看?

整個酒店唯一兩處看得到Logo的地方

同樣是浮雕,與門口凸出來的宮燈相反

這一個是凹進石材裏的Logo

而這個Logo下方還多了兩個英文單詞

THE LALU,涵碧樓的英文名字

來源於日月潭中一個叫拉魯的小島

大台階

而整棟建築的最有看頭的一處

是這個大台階

這個台階可以說是整個酒店建築的靈魂

足足有103層,按照人體工程學設計

從大堂所在的第五層貫穿到海灘入口第一層

客人可以通過這個大台階

步行前往所有餐廳,會議室,SPA ,海灘

Kerry Hill用氣勢磅礴的方形石柱

架起了一個活生生的盜夢空間

並且,隨著光線和天色的變化

這個夢也在不停的變化

這是下午2:30PM

是光線最好的時候

在底層栽了很多竹子

等竹子慢慢長高

又是另外一幅畫風

同樣是下午

如果是陰天

則是這樣優雅安靜略高冷的米白色

晴天,早上7:30AM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從枯山水那邊透了進來

為米白色的石柱潤上了一抹暖暖的橙色

晚上9PM

待華燈初上

沿著大台階兩條牆線點亮了蠟燭

人走在上面

有一種充滿強烈宗教色彩的儀式感

似乎通往一個神秘的道場

對了

仔細看左邊牆上發光的線條

現在看著是燈,白天也能發光

別小看這些細細的縫隙

藏著不小的心機呢

在白天,這些細縫是有功能的

負責給牆的另一邊漏光

自然光通過這些縫隙漏進室內

所以這面牆正反兩面都是學問

而到了晚上

這些縫隙自身就變成了光源

裡面都藏著燈管

就算在白天

涵碧樓也大玩光影魔術

上圖是池畔茶館早上7點

陽光斜著從東邊兒穿進來

投影在地上的是窗格線條

到了正午12點

太陽直射下來

投影又變成屋頂的燈

這個燈又是東西合璧

仿造熱氣球造型的孔明燈

材料是昂貴的蠶絲棉

浪 在 涵 碧 樓 浪

海景別墅

大面積使用落地窗

讓遊客能夠隨時隨地

欣賞大海的美景

海灘

無邊泳池

很多人是從一張無邊際泳池照片開始認識青島涵碧樓的。

泳池與大海渾然一體,為了建成這樣一個無邊際泳池,泳池的瓷磚需有自然開裂的釉結晶紋路,這種瓷磚不能量產,燒制過程中需要反復對比青島的天空和海水的顏色,挑出顏色最吻合的一款。

從酒店房間看這個泳池

氣勢是相當驚人的

涵碧樓的無邊際泳池長達60米

是全中國最長的室外泳池

泳池裏的水是微鹹的

明明是在淡水裏游泳

但又有一種在海裏游泳的錯覺

無論是視覺,還是味覺

為了hold住這一池靜水

專業上叫實現overflow滿水位

對施工的精度提出了超高的要求

兩端的誤差必須控制在0.3cm 之內

所以這個泳池前前後後修正了十次

才實現最終的完美效果

這樣苛刻的標準

如今很少有人能堅守

很多人是從這個無邊際泳池

開始認識青島涵碧樓的

泳池與大海渾然一體

仿佛人在泳池裏著遊著

就遊到了大海裏

除了對施工精度的要求

泳池的瓷磚也堪稱藝術品級別

這種瓷磚不能量產

需有自然開裂的釉結晶紋路

燒制過程中需要反復對比

青島天空和海水的顏色

挑出顏色最吻合的一款

當年修日月潭涵碧樓的泳池

瓷磚也是專門根據

日月潭天空和湖水的顏色

量身裁衣的

可見涵碧樓有多奢侈

但都是內功

深海溫泉

涵碧樓1500米的深海溫泉,用巨石堆砌成屏障,溫泉從巨石上方如水瀑般滔滔而下。沉浸其中,身體仿佛與天地合為一體。

下沉式沙發

那些稱之為大師之作,往往投註了創作者本人對世界的理解,所以它們是有靈魂的。

Kerry Hill 將日月潭涵碧樓的簡約美學帶來了青島,無論是無邊泳池,還是海上典禮堂,寬闊空間中的簡單線條,為的就是實現度假過程中內心的寧靜。

凱瑞·希爾呈現的涵碧樓,諾大的建築空間只打造了161間客房,另外還有41棟海景獨棟別墅和30棟海景復層別墅,均面朝大海,最小的客房亦面積近100平米。

在他看來,人在空間中的低密度本身也是奢華的表現形式之一。

池畔中式茶亭

池畔中式茶亭擁有360°無死角的開闊視野,孔明燈造型的頂燈在夜晚亮起時更是格外迷人。

餐廳

酒窖

齊魯文化

青島涵碧樓追求儒家文化特色,以文人雅士的精致品味精雕細琢。賴正鎰曾動員幾百人,花了幾年時間,從山東各地搜尋體現齊魯文化的物品。在酒店裏,論語、石獅、青銅、黑陶、編鐘等元素裝飾著各個角落。

董事長賴正鎰說「就像什麼樣的土地播種什麼樣的種子,長什麼樣的樹一樣,在什麼樣的土地上,就應該修什麼樣的建築」。

富麗堂皇這個詞,並不適合青島這座城市,而青島涵碧樓用它極簡、低調、禪意的藝術氛圍,恰到好處的表達了它與青島、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最大程度上的闡述著建築和自然友好相處的意義。

隨著青島的城市經濟發展,越來越多優秀的建築在這座城市中湧現,如何最大程度的保護自然環境、發揚本土文化,我想,涵碧樓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值得所有人去學習。

最後

關於涵碧樓別墅群被拆,

你怎麽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