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營銷官
微信id:cmo866
作者:麥子明
茶飲是受這次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
為了降低損失,各大品牌都開展了自救行動,提升外賣訂單,擴充消費場景,直播,推出新品等等,玩法層出不窮,帶動了整個行業的創新。
作為茶飲頭部企業,喜茶穩步推進復工,通過無接觸配送等方式,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案。
隨著復工潮來臨,喜茶總計450家門店,已開業436家,基本實現了全復工。
那疫情期間,喜茶到底做了什麼呢?
無接觸配送,回歸營業軌道
據了解,從1月底開始,喜茶就響應了美團「無接觸配送」,盡可能的恢復部分業務。
之後,又推出了小程序免費配送,將範圍從3公里擴大到10公里。
為了讓用戶放心,對於到店取茶採用了智能取茶櫃設施,手機遠程一鍵開櫃取茶,全程無需接觸任何人員。
據了解,這是喜茶在2019年下半年就推出的,目前全國150家門店已安裝。本意是為了建立起更加乾淨衛生的印象,沒想到在這次疫情中,更是優勢凸顯。
除了逐漸恢復配送業務外,喜茶還制定了多種促銷策略,提升銷售額。
比如在上海、北京、成都等城市上線團餐業務,50份起訂,300份封頂。在公眾號發布「茶 歐包」的一周套餐等等,與其坐等業績下滑,不如主動出擊,刺激消費。
跨界聯名,用新品刺激購買
跨界聯名已成為茶飲品牌的持續發力點,而喜茶無疑是最會玩的一家。
2019年以來,先後與太平鳥、徐福記、奧利奧、養樂多等十幾個品牌進行跨界,推出聯名新品,給消費者製造新鮮感,體驗感,刺激購買,不定期推出聯名系列已成為喜茶的常規玩法。
在疫情期間,喜茶也和盒馬發起了一場跨界聯名。先是盒馬在官微發了一張盒馬IP酷似喜茶形象,並配文「有個大喜事,咱們明天見」。
很快引發熱議,網友都猜測喜茶要入駐盒馬了。
3月11日,謎底揭曉,原來是喜茶聯名盒馬工坊推出了兩款青團新品,包括爆漿芝士豆乳青團、阿華田波波青團。
這兩款產品都是選用了喜茶的「明星」口味,無疑能帶給用戶樂趣與口感的享受。據了解,聯名產品上線1小時就售罄。
在此之前,喜茶已推出多款新品,比如豆豆家族新成員、情人節推出巧克力波波,在公眾號推了一次「喜茶餅乾」產品,一上市就賣出數萬盒,再次推送後,3小時左右又售罄,異常火爆。
另外,還聯名「可愛多」推出了兩款喜茶口味雪糕、聯名好利來推出多肉葡萄口味的烘焙產品。
喜茶的成功,離不開其一直以來的產品創新。持續不斷的推出新品,給消費者製造新鮮感,驚喜感。
同時,通過跨界聯名,建立起好吃、好看、好玩的品牌印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擴充消費場景,吸引更多其他圈層的用戶,持續提升品牌認知。
全面數字化,擴充消費場景
2016年,馬雲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隨後阿里全面布局,自創新零售品牌盒馬,以及收購大潤發、銀泰等線下零售實體,成為了新零售的最佳典範。
實際上,新零售是線上和線下融合的一種新模式,通過互聯網技術賦能,讓實體門店全面向數字化轉型。
作為茶飲行業的領導品牌,喜茶在2018年就已經布局線上業務,在無任何優惠券或補貼情況下,單店的月交易量也已達5000單之多。
2019年以來,喜茶線上訂單量以及粉絲快速增長,有多達82.31%的消費者選擇線上下單,喜茶Go小程序全年新增1582萬用戶,用戶總數達到2150萬。
「線上生意」如此火爆,可見喜茶全面數字化已經非常成功。
這次疫情,前期雖然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後期新品等銷售火爆,核心原因就在於喜茶的大部分訂單來自線上,用戶已經習慣了這種新零售模式,這對茶飲行業來說,都是非常大的機會。
目前,喜茶線上渠道包括自有APP、微信公眾號、小程序,以及短視頻、電商直播等等。
3月1日起,「喜茶GO「小程序也在支付寶上線。
另外一個大事件是喜茶即將上線天貓,開設天貓旗艦店。
目前已經成功入駐,可以搜到店鋪,只不過產品還沒有上架。
據了解,喜茶天貓旗艦店將銷售展示各種周邊產品,還將推出一系列果汁、酸奶、餅幹類新品。
全面數字化帶來的是運營效率的大幅提升,就拿「喜茶GO」小程序為例,用戶下單後,會提示大致等待時間,還可以預約門店自取時間,精準把握時間,既保證了效率,又大大提升服務體驗。
從線下到線上,喜茶不斷擴充消費場景,在各個渠道輸出品牌內容,提升品牌影響力,同時,通過不斷的產品創新和互動營銷活動,增強消費體驗感和品牌認知度。
另外,喜茶也在抖音等渠道開展直播,比如3月1日,廣州首家LAB店開業,就採用了直播開業,帶領粉絲「雲吃雲逛」,並送上滿減券、贈飲券等諸多福利。
而在此前還在抖音發起了「畫喜茶大賽」,疫情期間不忘和粉絲增強互動。
受疫情影響,不少實體企業措手不及,但實際上,喜茶在疫情期間做的這些動作,平時就已經開展,只不過是在特殊時期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
就如喜茶創始人聶雲宸所說:「這個世界沒有絕對安全的東西。」
喜茶的成功在於變,時刻都在創新,在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經過這次疫情,喜茶在零售化、數字化、傳播上將會更加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