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e Yoffe/500px
本文來源:LonelyPlanet
微信id:LonelyPlanet-CN
近日生活的關鍵詞,大概就是一個「宅」字。
為了不虛度這段宅在家的時間,很多博物館開啟了雲遊模式,讓你躺在床上就可飽覽各式展品。
今天LP準備向你推薦幾個不錯的雲展覽,並在後面附上了介紹,希望待疫情結束之後,你也有機會親臨現場,去感受歷史的魅力。
故宮博物院
掃描識別上方二維碼,即可在線上全景虛擬遊故宮,穿越到數字文物庫、故宮名畫記,讓你在家就能體驗其中的震撼。
消息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https://www.dpm.org.cn/Home.html
▲©zhangshuang/Getty Images
無論北京城如何輻散,故宮永遠都是它的中心點。
明清兩代二十四位「天子」的駐蹕,帶來了中國最高規格的建築形式,也留下了無數珍貴的工藝品文物。
▲©robinimages2013/Shutterstock
王朝已遠去,昔日的紫禁城如今已是今日的故宮博物院。
哪怕先進的技術已經可以窺探此間的每一塊磚、每一根柱,但只有漫步於這8707間紅牆黃瓦時,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深幽城門內,那一股經年不散的氣脈。
▲Forbidden City © T Chu,CC BY 2.0,http://nxw.so/419Mv
故宮每年展出的藏品達一萬多件,這些文物分布在70多個展廳,處處流連的話,一天根本看不完,前往參觀不妨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展館細細瀏覽。
莫高窟 數字敦煌
從這裡帶你走進敦煌石窟,遊覽經典石窟、絕美壁畫。
石窟按各個窟室遊覽,不僅有詳細的文字向你介紹歷史,還可還原全實景遊覽。
消息來源:數字敦煌官網
https://www.e-dunhuang.com/
▲由圖蟲提供
莫高窟起源於一個夢境。北朝前秦時代,沙門樂樽無意中經過此地,突然看見三危山上金光萬丈,「狀有千佛」,於是就在這夢幻之地開鑿了第一個窟。
▲由圖蟲提供
從此之後的一千多年裏,在敦煌塑佛像、繪壁畫成為人們表達信仰最熱烈的方式。
約半數的石窟開鑿於唐朝,莫高窟也匯集了大唐帝國美術之精粹。
莫高窟開鑿於鳴沙山斷崖上,作為佛教修行之所,綿延千年,營造不斷。
石窟共有七百餘洞,至今仍留有壁畫與佛像的石窟有492洞。
▲©zorazhuang/Getty Images
從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再到宋元時期,這是中國佛教的鼎盛時期。
莫高窟在當時並不是規模最宏大的佛教藝術中心。
北方的洛陽、長安,南方的南京,還有揚州、成都,都建有規模巨大的佛教寺院群。
然而隨著帝國周期性的毀滅,這些伽藍寺也隨之煙消雲散。
只有孤懸於沙漠之中的莫高窟反而得以保全,而且保存了從北朝到宋元的連續而完整的時代記錄。
▲©sihasakprachum/Getty Images
山西博物院
現有山鷹之子——安第斯文明特展、陶冶三晉——山西古代陶瓷特展、萬里茶道、金字塔·不朽之宮——古埃及文明特展等10個特展。
3D全實景遊覽,讓你在家也能身臨其境。
消息來源:山西博物院官網
http://www.shanximuseum.com/inter.html
▲由圖蟲提供
山西博物院是一個力求大而全的博物館,能讓你一眼一天盡收厚重的山西歷史。
博物院以「晉魂」為主題,內部仿照了應縣木塔的結構,共設有7個歷史專題展。
「晉國霸業」「戲曲故鄉」「土木華章」這幾個是最具山西特色的展廳。
▲由圖蟲提供
作為崛起於山西本土的第一個重要王朝,「晉國霸業」的展品多來自晉侯墓地的陪葬品,鎮館之寶鳥尊是西周晉國時的祭祀品,造型獨特,當你轉移到鳥翹首回望的角度,鳥變成了大象,極具匠心。
▲由圖蟲提供
「土木華章」展出了諸如應縣木塔等山西建築的模型、壁畫和永樂宮鴟吻實物。
此外還有「文明搖籃」「夏商蹤跡」「明清晉商」「山川精英」「佛風遺韻」等展廳,每個展廳都各有亮點。
譬如「佛風遺韻」展廳裏集中了山西出土的精美石刻和金銅造像,僅有一件是復製品,其他都是珍寶。
雲南省博物館
你可以從不同場景看到雲南省博物館的館藏,茶馬古道文物展覽、千年茶山、佛教文化等展覽也讓你在家看得盡興。
消息來源:雲南省博物館官網
http://ynmuseum.org/wszl/ (復制鏈接至網頁也可進入展廳)
▲由圖蟲提供
雲南省博物館搬遷至更大但更遠的新館址後,交通不便的好處是可以更安靜地欣賞邊疆重寶。
二樓遠古展廳內有小朋友會喜歡的恐龍骨架。
▲由圖蟲提供
青銅展廳內有不少館藏重器,如牛虎銅案和四牛鎏金騎士貯貝器,還有頗具哥德式審美風格的殺人祭柱場面銅貯貝器,南中稱雄展廳內還有復原的霍承嗣墓。
▲Qing Gilt Bronze Buddhas © Gary Todd,CC0 1.0,http://nxw.so/3I5bW
三樓妙香佛國展廳梳理南詔到大理國的歷史,復原展示了劍川石寶山的數個精美石窟,另有不少大理國金屬佛教造像珍品。
四川博物院
館內大部分展品都可盡收眼底。向你分類展示張大千、巴蜀青銅器、藏傳佛教等特色展品,逐一解說。
消息來源:四川博物院官網
http://www.scmuseum.cn/list-1657.html
▲由圖蟲提供
四川博物院創建於1941年,藏品主要分四川歷史文物與地方文化精品兩類,有國家一級文物1000件以上。
雖然每個館都不大,但15個展廳走下來至少得花上2~3小時。
▲四川博物院 (46) © ixmatex wu,CC BY 2.0,http://nxw.so/3u697
進入博物館就是2樓,這層的張大千藝術館,展出了大師於1941年至1943年在敦煌臨摹壁畫的作品,還有部分早期寫意畫作。
▲四川博物院 (32) © ixmatex wu,CC BY 2.0,http://nxw.so/3Wx4c
其余展館中,歷史類較精彩的是展示古蜀文化的青銅館和陶石藝術館,東漢的畫像石、畫像磚生動描繪了當時四川地區的生活樣貌。
▲四川博物院 (72) © ixmatex wu,CC BY 2.0,http://nxw.so/3Dq9V
▲四川博物院 (78) © ixmatex wu,CC BY 2.0,http://nxw.so/3u67b
民族文化館重點介紹了藏、羌、彜、苗四個民族的生活與工藝品。另外藏傳佛教文物館也很精彩。
▲四川博物院 (42) © ixmatex wu via Flickr,CC BY 2.0,http://nxw.so/3u67l
廣東省博物館
這裡更適合帶娃一起看展一起漲知識,掃描二維碼去看看群龍出沒——恐龍時代的展覽吧。
除此之外還可復制下方鏈接,解鎖金漆輝映潮州木雕等展覽。
消息來源:廣東省博物館官網
http://www.gdmuseum.com/gdmuseum/_300730/_300742/index.html
▲IMG_1350 © wyliepoon,CC BY-NC-ND 2.0,http://nxw.so/3pR5U
廣東省博物館已擁有57年歷史。2010年正式對外開放的新館,博物館運用「寶盒」的設計理念,完全用巨型鋼桁架懸吊而成。
▲IMG_1212 © wyliepoon,CC BY-NC-ND 2.0,http://nxw.so/3RSrP
待可以親自造訪之日,我們建議你先直上4樓觀看廣東歷史文化陳列,廣府茶樓、金獎龍舟、古代木船、唐人街牌坊將逐一呈現。
然後進入廣東省自然資源展覽,嶺南的地質、草藥、植物和古生物等7個主題的展覽,這裡很受孩子們歡迎。
▲IMG_1204 © wyliepoon,CC BY-NC-ND 2.0,http://nxw.so/3I5rq
順路線進入3樓,這裡以藝術為主題,潮州木雕的精美程度令人驚嘆,肇慶端硯中有鎮館之寶千金猴王硯,廣州織金彩瓷則是歷代陶瓷中的亮點,前二者尤為精彩。
▲由圖蟲提供
宅家不能出門的時候
好好給自己充充電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