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銀華在住院期間留下的照片(圖片來自人民日報)
本文來源:北青深一度
微信id:bqshenyidu
作者:梁婷、周縵卿、陳威敬、胡琪琛
如果沒有疫情,彭銀華會是一位幸福的新郎,一個準備迎接新生命的父親。
29歲的彭銀華去年正式成為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的住院醫師。
鼠年春節,他計劃給結婚2年、有孕在身的妻子補辦一場婚禮,然後開始三口之家的生活。
突發的疫情改變了一切。
他推遲了原定於大年初八的婚禮,加入一線抗疫工作。
他和妻子商量,「疫情不散,婚期延遲」。
1月21日投入工作後,彭銀華再沒有與任何親人見面,工作第三天,他出現低燒、無力症狀,之後被確診。
彭銀華許給妻子的婚禮終未如願。
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下稱協和江南醫院)公告稱,該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彭銀華感染新冠肺炎後,於1月25日入住該院,1月30日病情加重,被送往金銀潭醫院治療。
後經搶救無效,於2月20日21時50分去世。
一直以來,彭銀華是父母眼中的孝子,是同事眼中能吃苦,願意承擔的暖男,住院後,他是護士眼中,樂觀、配合治療的「6樓6床」病人。
人們帶著「未完成婚禮「的遺憾認識了彭銀華醫生。
他的妻子鐘欣說,她會好好生下孩子,告訴他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彭銀華和妻子的婚紗照
6樓6床的病人
一個月前,彭銀華是穿著防護服奔走在醫院為患者送藥的彭醫生,感染後,他成為金銀潭醫院南一區6樓6床的病人。
凌雲是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巢湖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2月2日她隨著醫療隊到達武漢,支援金銀潭醫院。
期間,她照顧了彭銀華四天,也記錄了彭銀華住院期間的狀態。
2月2日早上第一次接班,凌雲就得知6床的小夥子叫彭銀華,是一位29歲的呼吸科醫生,「據說他兩天看診300多個門診病人,因太累,抵抗力下降遭感染。」
凌雲印象里,第一次見到彭銀華,他狀態並不是很好,「他的呼吸促達40-50次/分,而且深大,是嚴重的鹼中毒,就是過度通氣。」
經過一系列治療措施,下午以後,彭銀華的血氣分析指標開始向正常值邁了好大一步。
凌雲不斷地給他報喜訊,「我跟他講你的血氣分析指標好多了,血氧飽和都有97、 96。他也是呼吸科醫生,聽到這些他心里是很開心的,他覺得自己有好的希望,所以心情特別好。」
當天晚上彭銀華加了她的微信,「南一區,6樓,6床,您照顧的病人」。
彭銀華在微信里感謝護士長的照顧,他發來文字:今天辛苦護士長了,回家就好好休息休息。
她時常能感受到彭銀華的樂觀。
彭銀華住的病房是普通病房臨時改的,氧氣接口只有一個。
做霧化必須把呼吸機的氧氣接口拔下來。
凌雲個子比較小,床頭搖高了,她夠不著接口,每次都站在床沿上面給彭銀華霧化,每次能霧化有效果,彭銀華就會高興地跟護士說,「我現在霧化,出來好多痰」。
凌雲說彭銀華也是個很勇敢的小夥子,非常配合護士工作。
「重症病人要抽動脈血,任何人抽動脈血都是很疼的,但是他動都不動,不吭一聲。」
最初護理的那兩天,彭銀華狀態確實很好,凌雲說他很有胃口,「第一天他主動吃了兩碗稀飯,喝了一碗湯。很多得這個疾病的人其實是吃不下飯的。」
凌雲在2月3日的抗疫日志記錄下彭銀華當天的狀態,彭銀華不但喝了一碗營養粥,又打開盒飯吃了起來。
他說病好之後一定帶家人去安徽遊玩。
凌雲的日記里寫道:「期望你在安徽遊玩時多發點朋友圈」。
▲彭銀華住院期間,同事前來看望
病情惡化
「這一系列轉好的現象現在看來只是表象。」凌雲說,彭銀華剛來金銀潭醫院的時候肺部情況並不好——雙肺全白。
彭銀華的同事陳海在年初一的時候也看過彭銀華的CT。
陳海認為當時已經不太樂觀,CT顯示,其左肺葉、右肺葉均有病灶,其他地方也有。
但很多人都以為他能扛過去,畢竟他只有29歲。
病情進一步惡化從2月9日前後開始。
彭銀華起床動了一下,結果暈倒了,凌雲說從那以後就不太好。
「這個病,動一點點立馬就會氣喘,心率加快。但是他自我感覺不是那麼難受,插管的前一天晚上,有醫護人員問他感覺怎麼樣?他都不覺得哪里特別難受,他真的覺得好像還行。」
2月10日中午,彭銀華的心率突然開始上升,血氧飽和度很低,一直在40至70之間徘徊。
當天下午兩點不到,醫生進病房檢查,開始插管。
插管以後,彭銀華情況並沒有好轉,一點點糟糕下去。
幾天後,他的腎臟出現問題,無法排出小便,醫院開始做腎替代治療。
20號白天,肝臟衰竭,又進行了血漿置換。
與此同時,彭銀華還伴有嚴重的酸中毒。
此後,他的肺也開始出現問題,凌雲說當時肺的二氧化碳負壓已經達到80多。
凌雲發現,這個病到重症期以後,病情變化很快。
她問過權威的醫生,醫生說這個病的炎症爆發期一般有15天的期限,挺過去了,人就能挺過來。
彭銀華沒挺過來。
2月20日晚上21點50分,6樓6床的病人、醫生彭銀華過世了。
「我們護理組都很難受,沒想到一個29歲的人都沒過來。」凌雲發文悼念他,「護理您時覺得很省心,知道怎麼配合無創呼吸機,配合護士的各種穿刺……您可知道,我們大家等著和您拍勝利的照片。」
▲彭銀華殉職後,同事們為他舉辦了一個簡單的悼念會,同事在留言簿上寫下心里話
剛開始的醫師生涯
醫生彭銀華的職業生涯其實在29歲才剛開始,他的履歷簡單明了。
協和江南醫院醫務科科長鐘磊介紹,彭銀華是湖北科技學院臨床醫學專業2015屆的本科畢業生。
2016年他考取了執業醫師資格證,同年到武漢協和醫院參加為期三年的執業醫師規劃培訓。
2019年,彭銀華完成了規培計劃,從武漢協和醫院來到協和江南醫院上崗工作,被分配到呼吸與危重醫學科三病區,成為一名住院醫師。
新型肺炎疫情爆發後,彭銀華所在的呼吸與危重醫學科三病區從1月21日開始被列為第二批疫情處理的一線科室。
彭銀華也成為一線抗疫人員。
協和江南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三病區主任陳浩回憶,疫情初期,考慮到彭銀華的婚期已定,請帖已發,原本的排班是讓他回去舉行婚禮,年後再來上班。
1月21日,彭銀華主動申請回醫院工作,「他說疫情來了,大家都很忙,婚禮先不辦了。」
陳浩說,1月24日(年三十)的時候,醫院的氛圍很緊張,每個人情緒都拉得很緊。
當天彭銀華有些低燒,胃口變差,第二天,他便離開了抗疫一線,入住了協和江南醫院。
第一次核酸初篩是陰性,1月30日核酸檢測陽性,當晚,彭銀華被轉入金銀潭醫院。
協和江南醫院一位分管醫療的負責人介紹,疫情爆發以來,該院相繼開放床位近600張,共10 個病區,該院投入到新冠肺炎抗疫防控的醫務人員近500名左右,包括彭銀華在內,確診的醫護人員有8、9名。
這位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提到,「作為一個綜合醫院,在傳染病防控佈局這一方面,存在一些缺陷。一段時間內,臨床的防護確實存在問題,我們也是利用僅有的這些防護用品,盡可能的做好醫護人員的個人防護。但是不幸還是有一些醫務人員在一線,因為其他的一些原因,有部分的醫務人員感染。」
從1月25日開始,到2月20日,彭銀華在醫院里度過了他人生最後27天,期間,有同事到病房看望過他。
同事們眼里,彭銀華話不多,是個樂觀、憨厚、內斂的人。
協和江南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二病區主任胡芬說,「同感染新冠病毒的醫護有個群,我聽在那個群里的醫生說,彭銀華醫生經常在群里給大家打氣。他是一個非常樂觀、憨厚、積極的小夥子。」
胡芬說,往常的工作中,彭銀華經常照顧其他的醫生護士,科室女醫生多,家里有孩子需要幫忙頂班時,彭銀華總是第一時間幫忙。
有時候,大家忙得沒時間吃午飯,他會從食堂打包好帶回來。
與彭銀華一起培訓後又同在協和江南醫院就職的陳海說,在協和跟著很多優秀的醫生教授學習,大家都會夢想通過努力成為一名良醫。
在他的印象里,彭銀華懂事、努力、獨立。
2月21日上午,協和江南醫院將五樓1號會議室搬空,搭建起了簡易的追思廳。
大屏幕上放著彭銀華一張照片,他穿著一身紅色條紋西裝靦腆地笑著。
在追思留言薄上,醫院院長劉承雲寫到,「推婚期,上戰場,顯醫者責任擔當;擦乾淚,戰病魔,展江南抗疫形象。」
▲同事們向彭銀華鞠躬告別
未完成的婚禮
對於彭銀華來說,2020年是人生的一個新開始。
他原定於正月初八,與領證兩年的妻子補辦婚禮,在5月迎接寶寶出生,成為一個新手爸爸,然後在武漢撐起他們的小家。
至今,他辦公桌的抽屜里還有沒送出去的請柬。
他和妻子說,「疫情不散,婚期延遲」。
1月28日,妻子還轉發了一篇寫他的文章,同時評論:傳播正能量,為彭醫生點贊,辛苦了。
彭銀華的婚禮的地點定在老家孝感市雲夢縣,同事們曾開玩笑說,彭銀華是奉子成婚,舉行婚禮的時候就是一家三口了,很浪漫。
一些同事已經把禮金和禮物都已經籌備好了,但現在送不出去了。
彭銀華的妻子鐘欣已經懷有六個月的身孕,她的微信頭像是一張穿著白裙的婚紗照。
她常在微信里為彭銀華加油打氣。
2月8號,她因想念丈夫給彭銀華發了微信,「記得,我會永遠在你身邊愛著你,陪著你,還有寶寶,我們一起等你回來,」
彭銀華告訴妻子自己呼吸已經不像之前那樣很費力,他向妻子表態,「一定更加努力,早點回家去」。
彭銀華再也沒有回到妻子和家人身邊。
2月20日,彭銀華搶救無效,在金銀潭醫院去世。
彭銀華的離世,給他的原生家庭帶來巨大打擊。
彭銀華父親眼里,兒子是個孝順的孩子。
他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他和老伴兒直到正月十七才知道兒子被感染,「銀華喜歡當醫生,也很認真,疫情剛開始的時候,他就上前線,連續工作過36個小時,他能不累麼?他累倒了,也不告訴我們自己感染了,他不要我們擔心。」
彭銀華不知情的父母從1月5日開始,就一直在給兒子添置婚房用品,「酒店早定好了,婚禮卻來不及舉辦了。」
彭銀華的姐姐接受採訪時提到,彭銀華的突然離世對父母心理打擊很大,父親身體不好,中風以後,治療費用很高,在這種條件下,父母供彭銀華念書,完成學業很不容易。
彭銀華沒有在自己的社交網絡上留下任何痕跡,他最後的微信頭像也是一張婚紗照,他穿著淺灰色西服,牽著穿婚紗的妻子,背景是綠意濃濃的春色。
春天快到了,鐘欣最終沒有等來自己的婚禮,丈夫殉職後,鐘欣說會把孩子生下來,「銀華喜歡孩子,我也喜歡孩子,我知道(單親媽媽)不容易,我有心理準備。」
彭銀華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個影像,可能是他在金銀潭醫院6樓6床留下的一張照片——他半躺在病床上,左手端著醫院的營養餐,右手對著病房外的醫護人員比劃了一個剪刀手。
(為保護採訪對象隱私,文中陳海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