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類會展停擺,衝擊有多大?

會展業停擺,“沖擊波”有多大

本文來源:中國企業家雜誌

微信id:iceo-com-cn

作者:梁睿瑤

作為行業晴雨表的會展經濟停擺,影響不只局限於會展業本身,更會延伸影響到相關行業。

2020年2月21日,深圳。

這是劉謹在家隔離辦公的第5天。

5天前,她從西班牙飛回深圳,按要求她需要在家自行隔離14天。

而往年這個時候,她應該正在西班牙巴塞隆納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會場上忙得不可開交。

劉謹是國內一家手機企業的品牌負責人。

過去幾年,她所在企業每年都會在MWC舉辦一場聲勢浩大的新品發佈會,這也是她和同事們最忙的時候。

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包括劉謹。

2月初,為了能在巴塞隆納順利工作,劉謹提前前往巴塞隆納進行隔離。

萬萬沒想到,北京時間2月13日,MWC主辦方GSMA宣佈,取消原定於2月24日至27日舉辦的MWC大會。

這是MWC自1995年舉辦以來第一次取消。

一時,劉謹和同事們措手不及,取消了所有發佈計劃匆忙回國。

看到MWC 2020正式取消的新聞,林偉有些後怕,慶幸自己的公司今年沒有報名參加。

作為一家智能家電公司的合夥人,林偉在1月初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爆發時,帶領團隊參加了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CES消費電子展。

但隨著疫情爆發,林偉取消了原計劃2月11日參加荷蘭ISE展(歐洲專業視聽設備與信息系統集成技術展覽會)的行程,公司也退出了今年的荷蘭ISE展。

「(荷蘭ISE展)主辦方表示理解,同意將我們的展位延期到明年。」林偉告訴《中國企業家》。

不過,參展物料已經提前準備了,這部分的損失不可避免。

當然,損失還包括各項準備工作的訂金。

劉謹和林偉的遭遇,幾乎是今年年初參加MWC及其他展會企業的翻版。

拉斯維加斯CES、巴塞隆納MWC和柏林的iFA並列為全球消費電子科技行業三大國際展會,其中每年2月份在巴塞隆納舉行的MWC被認為是移動通訊領域的風向標。

開年不順,給原本就處於寒冬期的智能手機行業添了一絲涼意。

《中國企業家》了解到,在MWC官方正式宣佈取消前,因為疫情的原因,中國廠商已經紛紛縮減參展團隊,而後中興、vivo宣佈退出,華為、小米、OPPO優先選擇調用歐洲工作人員。

無奈退出名單越來越長,在愛立信、Facebook、英偉達、SONY等企業陸續宣佈退展後,北京時間2月13日,MWC主辦方GSMA宣佈大會取消。

不過,GSMA CEO洪曜莊(John Hoffman)補充,6月30日~7月2日,GSMA將在中國舉辦「MWC上海」盛會,並做積極準備。

率先退出MWC的愛立信,被外媒認為基本無望獲得展會退款或者賠償,但是愛立信首席營銷官Stella Medlicott對外表示,退出MWC是謹慎決定,因為大會每年吸引超過10萬名觀眾,愛立信展位4天內就接待了1萬名訪客,他們覺得不該冒險。

MWC取消尚未在國際上產生多米諾效應,但在中國,原定於在2~3月份舉行的展會幾乎全部停擺。

《中國企業家》了解到,4月之前,中國貿促會、國家體育總局等主辦方舉辦的展會全部延期,各大城市在2~3月停止舉辦展覽會。

2月17日,原定在4月21至4月30日舉辦的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宣佈延期舉行,調整後時間也未公佈。

「我們剛剛才復工。」大型國家級醫療設備展會負責人鄭偉告訴《中國企業家》,「基於當前的疫情,未來幾個月,展會成本中一定會加大各種防疫措施的投入,我們正在籌備這方面的方案。」他透露,防疫措施上,政府給予了很多指引。

各行業展會主辦方在觀望,何時能開工復展依然是個未知數。

大小展會暫停,行業影響不一

在中國,展會周期依照行業規律而行,比如,處於外貿行業的廣交會,分春秋兩季,半年舉行一屆,有的行業採購周期不同,展會舉辦頻次也會相應調整。

不同細分領域,與展會的相互影響程度不同。

鄭偉手中也有一個外貿相關的展會項目,一年兩屆,若是沒有疫情,現在已經開始籌辦了。

目前上半年展會雖然還沒有通知延期舉辦,但是鄭偉卻有更多的擔心:「就算能按時舉辦,估計很多買家也來不了。」

鄭偉告訴《中國企業家》,to C行業中,休閒類消費領域的展會將很難持續,比如婚博會等,因為疫情期間,婚禮等活動都被取消了;反之,民生類,尤其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大漲,即便是行業展會延期,也不會影響企業行情。

他負責的一個養老保障器械展,行業周期不明顯,隨著醫療、健康、保健類產品的需求增加,展會行情也相對樂觀。

同樣的場景也發生在2003年的非典期間。

彼時,上海車展提前結束,車企紛紛取消發佈會,但汽車市場出現了「逆勢」增長。

根據中金研究所統計,2003年4月,中國汽車銷量總體比3月下降2%,但是乘用車,如轎車等,銷量增加了近13%,只因人們為了減少與他人接觸,增加了購車計劃。

不過,B2B展會的延期對整個行業影響甚大,鄭偉告訴《中國企業家》,有的行業採購季節性很強,如果展會推遲,不能及時促成交易,對於企業的研發、生產和訂單都會有影響。

一家地產行業展會的負責人沈宇告訴《中國企業家》,地產行業的銷售旺季在「金九銀十」,行業展會一年集中在春季和秋季,春季展會在五一勞動節之前舉辦,秋季展會一般在9月舉辦。

在房地產展會上,地產商主要面對的是C端客戶,他們需要在展會上樹立品牌,推廣新的房源、戶型,另外,對於房產消費者,面對面交流是最好的吸收客戶途徑,因此房地產展會是一場大型的潛在客戶「見面會」。

目前,地產展會的春季展已經延期,並且沒有確定恢復時間,沈宇感覺情況不樂觀。

他透露,很多國際性展會需要展商提前2~3個月籌備,因為來自境外的展品要提前兩個月安排運輸,做好人員和物料的入境報關。

長時間的籌備,讓原本不在2、3月的展會,也選擇了延期。

「對於企業來說,最大的影響是失去一個能夠與各大客戶溝通的平台。」Gartner資深研究負責人呂俊寬告訴《中國企業家》,對於大型企業,MWC取消的影響可以彌補,如果不能在展會上一次性對接重要客戶,它們可以耗費更多時間和成本去一一對接,但是對於中小型企業,MWC取消後,它們可能這一年都沒有機會見到這些大型買方。

線上展會能否替代?

大小展會停擺,企業如何「亮相」?

或許,廣交會可以給出一些經驗。

廣交會自1957年開始已舉辦了126屆。

2019年第126屆廣交會採購商到會186015人,來自214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出口成交2070.9億元人民幣(折合292.88億美元)。

今年已不是廣交會第一次應對疫情,2003年非典期間,廣交會的春交會成交額僅為44.2億美元,而在2002年和2004年,這個數字分別為168.5億美元和245.1億美元。

不過,主辦方首次嘗試的「網上廣交會」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根據官方數據,當年「網上廣交會」達成意向成交2.9億美元,確認成交7664萬美元,給予線下展會有力補充,也成為會展行業應對危機的新思路。

非典疫情結束後,「網上廣交會」保持下來。

2011年廣交會電商公司成立後,展館隨處可見電商網站推介,多家跨境電商平台紮堆露臉。

廣交會官網顯示,網上廣交會與廣交會產品資料庫數據同源,日均訪問量為60萬,若是在廣交會舉辦期間,日均訪問量能達到700萬,傳統廣交會的「時間線」進一步拉長,「365天網上廣交會」現雛形。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給原定於4月舉辦的廣交會也平添了不確定因素。

2月3日,廣交會展館發佈聲明,暫停一切展會活動。

「網上廣交會」或許又將站上C位。

房地產行業也在自救。

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每年的房交會等展會是一個銷售業績的高點,很多參展商會在展會上提供新戶型、新優惠政策來吸引訂單。

一旦展會延期,對於房產商來說,資金流上肯定面臨壓力。

2月13日,中國恒大啟動網上購房,隨後推出「在售樓盤全線75折」的優惠措施。

事實上,這並非恒大首次推出「折扣組合拳」,不過在當下全民「家里蹲」的特殊時期,瘋狂促銷吸引了不少眼球。

恒大集團副總裁劉雪飛披露的數據顯示,2月16日至18日,意向買家通過恒大旗下恒房通平台網上認購累計達到68019套。

而對於手機廠商來說,失去線下發佈會、門店的曝光機會,新的挑戰便是,如何在線上搶奪C端用戶。

小米率先行動。

2月13日,雷軍戴著口罩,通過線上直播,發佈了新品小米10;華為也將在2月24日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發佈旗下第二代折疊屏手機華為Mate XS;OPPO寄予厚望的Find X2,將推遲到3月進行全球發佈會。

行業晴雨表,危中有機

疫情一天沒控制,展會行業的日子就不好過,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危機,大企業若要維持成本也很艱難。

「我身邊零售行業的朋友,2月份公司要麼減薪,要麼扣發工資。」鄭偉很擔憂。

相比較非典時期,汪濤認為此次新冠肺炎毒疫情對各行各業的衝擊更大,因為這次疫情期間實施交通管制、延遲復工的地區多於非典時期,部分工業生產和出口活動會受到影響。

展會是每個行業的晴雨表,企業如果情況不利,都會傳導到展會行業表現出來。

除了展會主辦方,負責展覽搭建、商旅安排的周邊服務商也已經感受到了寒冬,這些公司多為中小型企業,如果半年不開工,幾乎都難以生存。

根據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報告顯示,中國會展行業穩定發展,年均增速高達20%。

不過近年來,宏觀經濟下行對展會行業造成了直接影響,2018年,會展行業整體產值超6000億元,展覽總數增長0.42%,展覽總面積減少8.1%,創2013年以來最低紀錄。

經濟好,企業好,展會行業才會旺。

這幾乎是每個展會從業者的共識。

「如果2月底疫情有明顯得到控制的趨勢,那麼企業在三四月份就可以恢復正常生產,實現行業正常運轉大概需要3~6個月。」呂俊寬向《中國企業家》分析,以手機行業為例,期盼已久的5G換機潮或許在疫情結束後出現。

如果第一季度疫情得到控制,第二、三季度可能會迎來經濟「報復性」增長,人們消費意願強烈,一季度發佈的新機,銷量會在之後得到顯著增長。

禍兮福兮?MWC取消的背後,同時也可能為中國市場帶來新的機遇。

中國企業與MWC第一次結緣,始於2003年,當時華為參加在戛納舉辦的3GSM大會(MWC前身),現場沒有中國媒體,少有中國元素。

如今,從3G走過4G來到5G,中國企業已成為MWC上不可忽視的主角,MWC主辦方GSMA於2015年舉辦了首屆「MWC上海」,主要面向亞洲地區的移動通信產業鏈廠商。

不過,「MWC上海」在規模上與巴塞隆納的MWC還有很大差距。

根據MWC發佈的官方數據,2019年,巴塞隆納MWC的參展人數約為11萬,參展企業約2800家,同年,「MWC上海」的參展企業僅500家。

「這是上海的一次機會。」呂俊寬向《中國企業家》分析,如果按照之前的預期,6月30日舉辦的「MWC上海」應該如期舉行,過去海外運營商來參加,主要面向中國市場,如今今年的MWC取消了,全球廠商會來上海爭取更多機會。

(應採訪者要求,鄭偉、沈宇均為化名)

閱讀原文

被刪熱文 / 我是紅燒公主,離滬之後發誓燒完世界上所有的西葫蘆

xxx

半年暴增370個新品牌,「檸檬茶」正在中國走紅

xxx

中國多所學校發布通知,家長沒打疫苗,孩子暫緩入學。輿論抨擊呼籲叫停

xxx

廣東小伙子創作「核酸檢測上河圖」

xxx

中國郵政撈過界?開起奶茶店了

xxx

越南報告變異毒株混合體,能在空氣中迅速傳播。鴻海在越南工廠即將恢復生產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