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外灘TheBund
微信id:the-Bund
冰雪大世界作為哈爾濱的熱門打卡地,每年吸引數百萬遊客前來參觀。
今年因為疫情,它在大年初三早早閉園了。
閉園的當天,攝影師劉虔用航拍機記錄下來一個寂靜、空曠、杳無人煙的童話世界。
這是他第一次以這樣的空鏡頭,記錄了哈爾濱這個最具特色的冰雪旅遊景區境況。
照片放在微博上,吸引了許多人轉發,評論下有惋惜,但更多人卻在說「北國冰城,我們明年見」。
他拍下空無一人的「北國冰城」
今年過年老家哈爾濱,劉虔趕在冰雪大世界閉園當天,拍下一系列冰雕作品。
他的鏡頭下,風雪像按了暫停鍵,一件件冰雕在陽光下玲瓏剔透、宛如仙境。
今年的冰雕從12月就開始修建,花費大半個月,占地22萬立方米,仿造了世界各地的名勝古跡,最高有15層樓高。
劉虔坦言:「一直希望能拍到冰雪大世界的空鏡頭,但看到這麼冷清,心里真不是滋味」。
閉園的前一晚,園內五彩的燈光亮起,猶如流光溢彩的「琉璃之城」。
「往年園內都非常的熱鬧,特別是300多米大滑梯,人多時排隊要2、3個小時。但如今只有稀疏的幾個人。」
因為疫情,原本一直開到2月份的冰雪大世界早早閉門了,損失慘重。
「這些冰雕原本只能靜靜融化掉,流向松花江,但我還是記錄下它們,希望更多人看見。「
除了冰雪大世界,熱鬧的哈爾濱大街今年也變得人煙稀少。
被人戲稱的洋蔥頭——索菲亞教堂,原來是外地人必打卡地之一。
如今,這座拜占庭式建築鮮少有遊客前來參觀。
與白天相比,教堂的夜景顯得更莊重,更美麗。
作為國家歐式建築最多的城市之一,光是哈爾濱中央大街上,就有71個歐式和仿歐建築。
現在它們安靜佇立在城市里,像是等待著被熙攘的人群再次喚醒。
漫遊在哈爾濱街頭,你能看到古希臘式、哥特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各式建築,像出了趟國。
「但如果你去過歐洲的城市,又會發現哈爾濱還有一些中式元素是它們不具備的。非常有特色。」
在這座城市,劉虔的鏡頭聚焦在古老建築與現代之間,它們相互交織,訴說著這個城市往昔與當下。
四下無人的哈爾濱音樂廳。
空曠的太陽島。
還有馬巖松設計的,2016年被評為世界最美建築——哈爾濱大劇院。
依水而建的哈爾濱大劇院,遙望而去像座寂靜的雪峰,似要與這北國風光默契呼應。
「用手機也可以拍治癒系列大片」
劉虔並非是專職攝影師,90後的他是個理工男,在上海從事航空發動機相關工作。
四年前,劉虔在北京讀研時,偶然接觸起攝影。
一開始,他只用一部手機開始拍,「最早是拿著手機在校園里拍,但拍的效果並不好。「
漸漸的,他開始在ins、微博等社交網站發自己的作品,也接觸到了一些攝影大神。
「他們跟我說,要多出走一走,後來我就不再局限校園,跑去了北京市區…..」
▲莫斯科(手機拍攝)
▲香港(手機拍攝)
拍攝前兩年,劉虔去過深圳、重慶、香港等等,只靠一部iphone,拍出了好看到不輸大片的效果。
很多人第一眼看見他的照片,都覺得不可思議,這竟然是手機拍攝。
▲手機拍攝
直到2018年,劉虔才相繼入手相機和無人機,但他始終覺得器械並不是最重要的。
「對我來說設備沒那麼重要,鏡頭之外的想法才是最重要。設備只是工具,如果說什麼時候需要換,那就它限制我想法的時候。」
▲上海(手機拍攝)
劉虔的作品中,大部分都是城市風光,對他來說,這是認識一個新的城市比較快的一種方式。
「我剛剛來上海時,一個周末跑過10個地點。我喜歡去探索新的建築、新的角度、新的街景。這也讓我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好奇心」
▲上海(手機拍攝)
在網上,也有不少人看了劉虔的照片評論說,很治愈很舒服。
劉虔則覺得這可能自己跟愛摳細節有關。
「我個人比較傾向於喜歡這種橫平豎直的感覺,盡量通透,希望更加真實,線條更明確。」
「我想讓更多人看見家鄉哈爾濱」
因為拍照去了不少的城市,劉虔也希望通過攝影能讓更多人認識自己的家鄉。
在北京、上海待了幾年之後,他越來越覺得哈爾濱有一些東西值得被記錄。
「像北京中式的元素比較多,上海則是現代元素比較。哈爾濱的話就是歷史遺留的氣息更濃厚。」
▲東北的年味
他和朋友一起建了一個哈爾濱的攝影帳號,想通過照片和視頻展示這個城市的美。
讓劉虔欣喜的是,因為自己在微博和ins上發的圖片,連外國友人都開始對哈爾濱產生興趣。
「在ins上,有個外國人留言他兒子特別想看哈爾濱冰雪節,希望我能多發一些照片。」
攝影的愛好也讓劉虔再次愛上家鄉。
「雖然從小在哈爾濱長大,但對家鄉記憶其實並不強烈,等去了其他城市才發現原來家才是最好的旅行地。」劉虔說。
社交網絡上,不少哈爾濱人也是劉虔的粉絲,他們大部分都是從東北走出工作的的年輕人。
「未來,我還會拍攝更多哈爾濱的人文風土。除了外地人,也能讓那些漂泊在外的年輕人,看看自己家鄉的現狀。「劉虔說。
疫情之下的哈爾濱是一座空曠的冰雪之城,美的動人心魄。
但劉虔卻更希望春天趕快到來,恢復那個活色生香,有煙火氣,有人情味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