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推出虛擬偶像僅四小時就被罵到下架,偶像式愛國為什麼不行?

本文來源:明星資本論

微信id:mingxingzibenlun

作者:關關

2月17日下午兩點,共青團中央發布微博宣布其虛擬偶像「紅旗漫」、「江山嬌」正式上線,並成立專門運營的全新官微,且號召大家「快來給團屬愛豆打call」。

這條看似順應當前流行的草根話語形態,用年輕受眾喜愛的飯圈方式號召和發聲的做法,卻並未獲得廣大網友的認可。

就在這條微博下,負面評論和反對聲壓倒性的占據上風,且發聲網友中不乏大量追星女孩和二次元虛擬偶像愛好者。

細看數條網友回復,可以發現對團員身份的界定、對國家形象的擔憂、對過度娛樂化的反對,均是核心的質疑關鍵詞。

其中一句「我是你的公民朋友,不是粉絲」獲贊超過五萬,足見大眾的不滿情緒。

在發布四小時後,受輿論影響,官方及時調整,將相關微博刪除,並在微博和B站清空了相關賬號。

▲目前該賬號已消失

顯然,對於這場由官方出面號召大眾「像愛愛豆一樣愛國」的做法,一眾網友並不買單。

在經歷了「飯圈女孩出征」、「火神山直播官方下場打投」等事件後,在這一階段推出的虛擬偶像團屬愛豆,再次觸碰了網友的逆鱗。

飯圈出征香港:擬人化、飯圈化「轉正」開端

事實上,對國家形象的擬人化、動漫化在國內網絡上並不少見。

早在2008年,日本動漫《黑塔利亞》便曾將世界多個國家擬人,其中中國被擬人為一位名為「王耀」的男子。

而隨著這部動漫在國內ACG圈層的火爆,大量二次元受眾開始將中國擬人化描述。

如今廣為人知的一句網絡流行語「願我有生之年,得見您君臨天下」便是出自當時,表白對象正是中國擬人的「王耀」。

同時,在早期幾大著名的新民族主義軍事網站中,中國也被網友以「我兔」稱呼進行自嘲。

後來隨著動漫《那年那兔那事兒》的上線,兔子形象在B站等平台進一步發酵,廣為流傳,成為了軍事迷、動漫迷中的國家擬「動物」角色。

隨著網絡民族主義的發展,無論是擬人還是擬物,都被大量網友當做是抒發愛國情懷、尋求共鳴情緒表達的一種寄托。

這更像是不同時代網絡圈層的一種自娛自樂,屬於特定群體之間的語言表述。

因此無論是衍生創作,還是玩梗,都未激發起太多的討論。

直到2019年9月,飯圈女孩集體「翻牆」,用飯圈化用語對抗港獨「廢青」時,把中國昵稱為「阿中哥哥」,且以順口溜、段子的方式表示對國家的支持。

這一次,被擬人化的「阿中哥哥」正式與「偶像愛豆」一詞掛鉤。

且不同於數年前「帝吧出征」引發的毀譽兩參,由於大量官媒同步下場表揚,這一結合最大程度的收獲了網絡肯定。

於是在這場狂歡中,出力最大的飯圈女孩收獲了多方贊美,也進一步促進各大社交平台掀起了愛國潮。

這讓大量主流媒體認為找到了激發年輕人愛國心的鑰匙,也將「愛愛豆式愛國論」正式推向了前台。

一定程度上,這次事件便是國家官方擬人化的開端。

粉絲們並未意識到這樣的官方號召背後的象徵意味,更多是把它當做單一事件嘉許。

而其餘非飯圈人士也未被這一話語體系侵犯。

香港事件激發出的強烈民族主義情緒共振,沖淡了娛樂化的表達外殼,也讓嚴肅話題和娛樂表述的邊界不甚清晰。

失控的火神山直播打投:過度娛樂釋放危險信號

於是全民娛樂玩梗,在今年年初再次出現。

當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國,火神山、雷神山緊急建造時,同樣象徵著國家力量、充滿著民族情感的建造直播引來數千萬網友在線觀看。

熟悉飯圈語境和擬人玩法的年輕人,在觀看直播中再次將各類建造機器、醫院本身進行擬人。

這樣的網友心態更像是一種苦中作樂,用娛樂手法消解沉重情緒。

然而,受此前錯誤的信號影響,這次不僅社交平台迅速跟進,建立起一眾超話吸引網友娛樂化打榜。

官方也親自下場,在直播界面建立了打投通道。

甚至在建設完成後,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還專門成立了官博,以擬人化的形象和大眾溝通,言語中不乏各類充滿了流行梗的賣萌式互動。

這樣的官方號召,當即便引來了一場不斷擴大的爭議。

不少心繫疫情的圍觀者發出了不贊同的聲音,就連部分參與造梗的受眾,也開始反省。

「此前參與創造起名,不過是自娛自樂。發展到今天這樣的局面,我也一頭霧水。」某微博網友如此感慨。

不同於此前的香港事件,這次的娛樂化、擬人化背後是內核更為沉重的災難報導,其本身的嚴肅性更甚以往。

而官方下場助推的這一步,直接將網友狂歡變成了官方行為,也讓自以為的親民,在過度娛樂的表現方式下變得不合時宜。

這一階段,用力過猛的官方並沒有適度把控最初直播網友所表達的親善和陪伴意味,也讓許多不習慣這類表述的網友有了明確的被侵犯感。

大量媒體發出「消解苦難」的指責聲,嚴肅事件與娛樂化表現中那條界限,再次涇渭分明起來。

萬物飯圈化背後:被汙名化與被符號化

如此背景下,便不難理解為何共青團今日宣布推出虛擬偶像時,會引來如此激烈的反對了。

一方面,此前的過度娛樂消解災難之爭餘波未平,在上一事件中被指責的飯圈文化和飯圈受眾,生怕再次背鍋。

另一方面,相比醫院建設和災難報導這種嚴肅事件,共青團背後所代表的國家、團員形象,有著更嚴肅的國家機器概念。

且本次事件從頭到尾均由官方發起,更顯得是主動擁抱娛樂,對於一眾公民來說,冒犯意味更足。

「根本沒想到會到這一步。之前飯圈女孩出征時,我很激動的參與了,因為長久以來,飯圈是被持久『汙名化』的,那一次得到了官方的肯定,我覺得有種被正名的感覺。」

「但是這一次就很莫名其妙,有的梗可以我們自發玩,小圈層傳播,但不能作為官方的表述方式。」

「粉絲和愛豆的關係,怎麽能是國家和公民的關係呢?」追星女孩曉曉說。

在她看來,這次的官方成立虛擬偶像,不僅不利於解除大眾對粉絲文化的偏見,反而會讓原本不接受的人「更唾棄」,更覺得被汙染。

而另一激烈反對的網友阿曼則告訴小星星:「飯圈文化本身是有極其不理智的一面的,現在官方顯示是把它符號化使用了。」

「可是這一文化是無法單獨篩選或是分割出積極因數的,且這其中的積極因數,也並不適用於這個場合。」

不難推測,這次的虛擬偶像成立,是官方通過年輕人熱衷的文化語境來凝聚群體意識,與網友進行交流的一種嘗試。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嚴肅語境和娛樂表述的不兼容是一道天塹。

粉絲內部輕鬆的話語體系和語言環境,並不是每次都適用於表達深層次的動員號召和情感歸屬。

尤其是在愛國這一事件上,更是需要警惕娛樂沖淡其嚴肅厚重意味,變為一場網絡狂歡。

而對於飯圈來說,當被反復賦予太多意識形態的圈內文化與網絡民族主義情緒綁定,只會進一步消解其中的理性面,放大其瘋狂面。

讓該嚴肅的繼續嚴肅,該娛樂的保持娛樂。或許才是最好的選擇。

閱讀原文

為什麼現在微信朋友圈的時評文章不好看了?

xxx

中國最大體育社群虎撲上的鋼鐵直男們,為什麼這麽喜歡為女孩打分數?

xxx

騰訊的遊戲「防沉迷」措施搞了四年,究竟防住了誰?

xxx

對小S一面倒的撻伐中,微博有個膽大的博主發文砲轟網民

xxx

除了罵裁判,中國互聯網八大平台都是怎麽看奧運會的?

xxx

一個大學女生隨手把宿舍裡的日常發到了B站,粉絲才三個人,三天後播放量B站第一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