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新華社
微信id:newsxinhua
當下,防控疫情和復工復產缺一不可,且都不輕鬆。
2月1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到了7次「生產」和3次「復工」。
疫情防控關乎生命,復工復產關係生計。
「抗擊疫情前線」和「經濟發展前線」並駕齊驅。
隨著「復工」鍵開啟,全國各地復工復產情況怎麼樣?
思客通過多維度的大數據分析,嘗試勾勒復工「圖譜」。
按下「復工」鍵,「國家隊」成第一梯隊
按照國務院國資委部署,截至2月13日,除地方政府要求延遲開工的企業外,96家中央企業所屬2.3萬餘戶生產型子企業的復工率已超過80%。
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對於為疫情防控提供充足物資保障、為穩定經濟社會大局提供有力支撐,具有重要意義。
涉及疫情及重要國計民生的工業企業,已優先復工。
以關鍵醫療物資生產為例,中央企業的醫用防護服產能到2月14日達到每天4萬套,口罩產能也將在本月底達到每天160萬只以上。
物流、金融、咨詢等行業也開始逐步復工,不少實體店也重新開張。
2月13日支付寶和網商銀行數據顯示,全國餐飲店、小超市、小藥店等的營業率已經連續6天回升,營業數量增加超過110萬個。
41%的餐飲零售業店家選擇通過外賣銷售應對疫情影響。
這些市場經濟的「毛細血管」選擇堅守與轉變,彰顯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
你所在的城市復工了嗎?
為了計算出各個城市的線下復工率,我們通過各個城市內部的人流活力恢復情況,得出一個近似於線下復工程度的復工率指數。
截至2月14日,全國平均復工率約為42%,雲南、湖南、貴州、西藏等地的復工率指數較高,約為70%。
江蘇規上企業復工率居全國首位。
但近期全國遷入人數較多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五座城市,復工率均不足40%。
據新華視點報道,相當多生產企業的實際復工率在30%至40%。
一些企業負責人認為,未來一周,第二產業全面復工難度較高,到2月底,有效復工可望達80%。
為了排除城市產業結構、外來勞動力依賴等因素對復工率的影響,我們將2020年和2019年的復工率做一個比較,得出城市相對復工指數。
從上圖可以看出,全國復工率總體上不及去年。
這一復工率是否與疫情發展相關?
我們將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常住人口數得出的病例濃度圖,與上圖進行比較會發現,一個地方的復工率與其病例濃度存在空間互斥性。
病例濃度越高的地區,相對復工程度越低,反之亦然。
這說明各地復工復產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為前提,將疫情衝擊減少到最低,將增長潛能發揮到最大。
抗「疫」和復工,兩者都不輕鬆
疫情防控關乎生命,復工復產關係生計。
「抗擊疫情前線」是為了保障我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防止疫情進一步蔓延,「經濟發展前線」則是為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為抗擊疫情前線提供充足「彈藥」。
兩線作戰,缺一不可,且都不輕鬆。
平衡好防疫與工作,是網民最關心的問題。
「錯時上班」「單位發放口罩」等成為網民主要訴求。
深圳大學日前發佈的研究報告稱,錯時上班能有效降低深圳病毒風險指標,其中雙批錯峰(一半提前1小時上班,一半正常上班)相對收益增加最明顯。
稅費減免、金融支持、房租補貼……各種利好政策頻出。
企業全面復工復產還面臨著用工緊張、防疫物資不足、上下遊不配套、物流不暢及資金壓力大等問題。
為了讓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感受到更多的暖意,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機關到金融機構,各項積極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政策舉措正在不斷推出。
最大程度創造有利條件,進一步減少干擾因素,確保職工防疫安全、確保復工復產平穩有序。
靈活復工成戰「疫」優選項,2億人遠程辦公。
近日,手機應用商店商務類下載前10位的應用中,有9個是在線辦公或在線會議軟件,在線辦公軟件釘釘也超越微信,躍居免費下載排行榜第一位。
據釘釘統計,開工幾天內,約有2億人在該平台辦公。
經過這段時間的實踐,不少企業開始考慮將遠程辦公變為常態,將節省下來的房租費用投入生產,因此遠程辦公可能改變未來的辦公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