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最恐怖瘟疫,死亡率高達70%

本文來源:朕說

微信id:zhenshuooo

之前

朕講過歐洲的黑死病

收割了歐洲近三分之一的人口

非常恐怖

但就有人問了

因為中國很幸運?

因為中醫很神奇?

都不是

瘟疫

由於古代醫學水平的限制

古人其實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根據古代文獻記載

每次的瘟疫症狀並不相同

包括鼠疫、霍亂等等

只要出現大規模染病的情況

古人就會稱之為瘟疫

關於歷史上的瘟疫

教科書上基本只是輕輕一提

比如「瘟疫頻發」之類的就帶過去了

古代史書裏往往也只是簡單一句

「是歲大疫」又帶過去了

然而

實際上

傳染病的影響十分深遠

很多歷史甚至是直接被瘟疫左右

先來說說東漢吧

光是東漢末年

短短三十年中

明確記載的全國性大瘟疫

就有十二次之多

漢靈帝曾經嘗試控制疫情

但是

當時權力分散、國庫空虛

加上對病情的不了解

腐敗的朝廷根本推行不了什麼解決方案

前面幾次還能給民眾發藥

後面連藥都發不出來了

而嚴重的疫情

造成社會動蕩

又反過來進一步瓦解朝廷的統治力

相反另一邊

有一幫「治病急先鋒」

開始四處用符水救人

得病的、逃難的

各路人馬紛紛聚集在他的麾下

急速壯大了起來

後來他們感覺自己人挺多的

就自稱「黃巾軍」

沒錯,說的就是張角那幫人

初,巨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畜養弟子,跪拜首過,符水咒說以療病,病者頗愈,百姓信向之。

——《後漢書·皇甫嵩傳》

(以上為朕不負責任猜測)

反正不管有沒有效吧

張角那幫人確實幫人治療了

再加上宣講「太平道」

這雙倍的誘惑

貧苦人民這誰頂得住啊?

於是黃巾軍迅速壯大

十餘年間達到了驚人的數十萬人

瘟疫在一直持續著

時間來到建安十三年(208)

很多人熟知的赤壁之戰開打了

在演義裏

曹操諸葛亮借來的東風

把褲衩都燒沒了

但是

在正史的記載裏

打敗曹操的不是火

瘟疫

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北還。

——《三國志·武帝紀》

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

——《周瑜傳》

這對於曹操是一個嚴重的打擊

然而

禍不單行

第二個打擊馬上又來了

曹操寄予厚望的小兒子曹沖

就是課本裏稱象那個

也是剛好在這一年患病死去

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親為請命。及亡,哀甚。

——《武帝紀》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

一場恐怖的超級瘟疫襲來

對於這場重大疫情

《漢書》裏只有簡單一句話

獻帝建安二十二年,大疫

史書裏簡單的一句話

背後到底有多重的分量呢?

當時震驚文壇的建安七子

成名於建安年間、也死於建安年間

除了孔融是被曹操殺的

阮瑀早死在建安十七年(212年)外——

其他四位都是死於這場瘟疫

還有一個王粲跟著曹操征吳

回來的途中染病身亡

很可能也是死於瘟疫

(曹丕)《與吳質書》: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

不僅如此

魏國那邊的軍隊爆發瘟疫

司馬懿的哥哥司馬朗

親自前去巡視慰問、派發藥物

結果也染病而亡

魏國的名將張遼

吳國的名臣魯肅

也都是在這一年病逝

當時諸葛亮也為魯肅舉悼過

順便一提

建安二十四年(224年)

吳國名將呂蒙、蔣欽病逝

孫權的堂弟孫皓也在這年去世

當連這些生活條件優越的上層人士

都開始陸續死亡

底層普通群眾是個什麼情況可想而知

張仲景《傷寒論序》裏說:

自己本來的宗族裏人挺多

200多人

建安年間不到十年

死了三分之二

其中死於傷寒(傳染病)的又有十分之七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曹植《說疫氣》

也有描述當時的情景

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僵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在這場疫病裏

家家戶戶都有死人

在嚎哭聲裏

一家人接一家人地死去

一族人接一族人地覆滅

這種場景

只有一個詞可以形容——

地獄 

瘟疫

深刻地改變了局面

瘟疫不僅是東漢覆滅的直接原因之一

也是黃巾起義的重要基礎

瘟疫遏制了曹操南下的勢頭

幫助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勢

而在經受幾次大疫打擊之後

曹操最終采取了穩打穩紮的策略

不再南下

經過戰亂、天災瘟疫

三國人口經歷了可怕的驟降

如果采取晉武帝太康年間人口調查人數

三國人口大概只有1600萬人左右

(也有些學者估計三國人口在3000萬左右)

不管是哪種

相比於東漢巔峰時期五六千萬人來說

這直接減少了一半以上甚至70%的人口

也就是說平均下來

每個普通的四口之家

都有兩到三個人死去

那麽只有漢代三國有瘟疫嗎?

太天真了

先不說明末清末也有類似的大瘟疫

光是那種「普通」的瘟疫

每個朝代都有很多

隨便列舉下

漢代不用說了

(後元元年)民大疫死,棺貴

兩晉南北朝

(永嘉年間)又大疾疫,兼以饑饉……流屍滿河,白骨蔽野

唐朝

……(廣德元年)明年大疫,死者十七八,城郭邑居為之空虛,而存者無食,亡者無棺殯悲哀之送

宋朝

吳越大饑疫,死者過半。抃盡救荒之術,療病,埋死,而生者以全。

元朝

(天歷二年)今三輔之民,自春徂夏,由病疫而死者殆數萬計,巷哭裏哀,月無虛日

明朝

(崇禎十七年)昨年京師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

清朝

(乾隆五十一年)霍邱夏大疫,民死十之六,甚至有闔家盡斃,無人收殮者

其實

瘟疫一直如同一個幽靈

始終纏繞在中國乃至人類歷史上

從未真正離開

古人面對各種瘟疫

可以說是毫無辦法

有時甚至連隔離也無法落實

往往全靠死撐

這次的新型病毒

要放在古代

肯定又是一場瘟疫了

然而

比起古人

如今我們擁有了

更先進的現代醫學

更發達的科學技術

更快速的應對措施

以及更豐富的經驗

比起在瘟疫中艱難前行的古人

我們正以前所未有的優越條件來對抗疫情

這是歷史的進步

也是我們身為後人所要肩負的責任

閱讀原文

被刪熱文 / 我是紅燒公主,離滬之後發誓燒完世界上所有的西葫蘆

xxx

本來就是公務員的《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到上海市政府上班了

xxx

中國多所學校發布通知,家長沒打疫苗,孩子暫緩入學。輿論抨擊呼籲叫停

xxx

正黃旗是哪來的自信?

xxx

聊一聊精神病人張獻忠

xxx

廣東小伙子創作「核酸檢測上河圖」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