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慌】上海:新冠肺炎可通過「氣溶膠」傳播;中央:尚未確定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微信id:thepapernews記者:陳斯斯

2月8日,有報導稱,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顯示:

直接傳播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

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

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

其中「氣溶膠」到底是什麼?

「氣溶膠傳播」又是如何實現的呢?

公眾在防疫方面又需要注意什麼?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發現,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2月4日共同印發的最新一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明確:

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中,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明確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醫務部主任、感染科主任醫師沈銀忠於8日晚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氣溶膠」是由固體或液體小質點分散並懸浮在氣體介質中形成的膠體分散體系,又稱氣體分散體系。

「病毒一般是附著在飛沫上,理論上可能還可附著在氣溶膠上,但新型冠狀病毒是否可通過氣溶膠傳播以及在傳播中到底有多大作用,這個還沒有完全確定,仍需進一步研究和證實。」沈銀忠說。

「打個比方,氣溶膠平時以一種液體或固態的狀態存在,但隨著溫度升高或高速旋轉或醫學上進行霧化吸入治療等情況下,它可能會在空氣中形成一種膠狀或霧狀的東西,也就是形成氣溶膠的狀態,形成類似飛沫樣的細小顆粒狀物質,其顆粒可能比飛沫更小,理論上傳播的距離更遠。」

沈銀忠表示,但對於氣溶膠是否引起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目前仍沒定論。

他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公眾很少會碰到氣溶膠,但在抽水馬桶使用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氣溶膠。

「之前已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糞便中發現病毒,如果馬桶水花噴濺,在沖刷糞便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水花高速旋轉或摩擦,從而形成膠狀、霧狀的氣溶膠,具有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但這只是理論上存在這種感染的可能,具體是否病毒可能通過這種傳播途徑,仍然需要進一步研究。」

沈銀忠表示,現實生活中普通老百姓無需過度擔憂氣溶膠傳播,平時只要沖洗時用蓋子蓋住、定期消毒馬桶、勤洗手,感染的可能性很小。

「之所以最新一版診療方案中提到氣溶膠這種傳播途徑,主要是隨著我們對這一病毒的認識逐步加深,任何引起傳播的途徑我們都會更加注意,這也是為了便於我們做好防護措施。」

沈銀忠進一步表示,當前有些醫院建議在沒有做好防護的情況下,暫停可能存在冠狀病毒感染風險患者牙科手術。

「在口腔治療器械的旋轉操作等情況下,會產生一定升溫,從而導致氣溶膠形成,但至於牙科手術是否會通過這種氣溶膠形成感染他人,目前仍沒有定論。」

「醫學上類似的情況還有,進行呼吸機治療、霧化吸入治療等情況均會產生氣溶膠,這些情況下要注意防護氣溶膠可能導致的病毒傳播。」沈銀忠說。

閱讀原文

被刪熱文 / 我是紅燒公主,離滬之後發誓燒完世界上所有的西葫蘆

xxx

中國多所學校發布通知,家長沒打疫苗,孩子暫緩入學。輿論抨擊呼籲叫停

xxx

廣東小伙子創作「核酸檢測上河圖」

xxx

越南報告變異毒株混合體,能在空氣中迅速傳播。鴻海在越南工廠即將恢復生產

xxx

四川醫院鼓勵打疫苗,創作「打疫苗」神曲走紅,打算要做醫院界的湖南衛視

xxx

不到一個月,印度疫情為什麼三級跳?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