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記者:鄭青亭
當地時間2月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警告說,在與冠狀病毒蔓延的鬥爭中,世界正面臨著防護服、口罩、醫用手套和其他防護裝備的長期短缺。
譚德塞說,非醫務人員囤積醫務人員裝備使得情況更糟。
「當供應短缺而需求旺盛時,可能會有一些囤貨的不良做法,以便以較高的價格出售它們,這就是我們要求團結的原因。」
「需求比正常水平高出100倍,而價格則高出20倍。」他補充道,這股熱潮已經導致了4到6個月的供應積壓。
譚德塞說,聯合國機構一直在向每個地區發送檢測試劑、口罩、手套、呼吸器和防護服。
「但是,正如你們可能想像的那樣,世界正面臨醫護人員防護設備的長期短缺。」
他強調,中國一線衛生工作者尤其需要大量的醫用防護設備。
他說,「今天下午,我將與大流行供應鏈網絡(PSCN)進行對話,以找出瓶頸,尋找解決方案,並推動設備分配的公正性。」
WHO當天的通報報告顯示,PSCN已委托對個人防護設備市場進行市場評估,該評估將很快被提供給PSCN的利益相關者。
此外,WHO高級管理人員與PSCN利益相關者進行了交談,以確保私營部門繼續參與向最需要的國家分發物資。
WHO表示,PSCN將鼓勵製造商提高防護設備的產量,以確保向一線醫務人員提供足夠的供應,並擴大參與PSCN的利益相關方的數量,以通過增加供應規模減輕市場運營風險。WHO將繼續向最需要的國家提供技術指導和物資協調。
特德羅斯說,截至日內瓦時間上午6時(格林尼治標準時間5時),中國已確診冠狀病毒病例31,211例,死亡637例,其他24個國家中有270例死亡1例。
「在過去兩天,中國報告的感染病例減少了,這是個好消息,但我們認為不該對此過度解讀,人數可能會再次上升。」
2月8日,中國衛健委舉行記者會,宣布新冠肺炎的英文名稱是NCP。
同一天,WHO也有相關討論:
在給成員國的技術通報中,WHO討論了該病毒的命名。
WHO已將這個疾病臨時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急性呼吸道疾病」。
「我們認為提供一個臨時名稱非常重要,因此該名稱不會與任何地理位置相關。」
「我敢肯定,你們已經看到許多媒體報導仍在用武漢或中國來稱呼它。」WHO流行病學家瑪麗亞·範·科霍夫(Maria van Kerkhove)告訴董事會。
她說:「我們要確保此病毒不會帶來任何汙名,因此我們使用了這個臨時名稱。」
WHO首席緊急專家邁克·瑞安博士說:「我認為,更大的要點是確保某些行動,國際上的某些反應,我們所有人都有責任確保與此無關。」
「基於種族對個人進行不必要的,無益的描述是完全完全不可接受的,需要停止。各國政府有責任就此問題與民眾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