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槽值
微信id:caozhi163
作者: 槽值小妹
前段時間,朱丹在聲臨其境挑戰了「名字繞口令」:
張雨馨、張馨予、張藝興、張含韻、張韶涵、張歆藝、張雨綺、張嘉譯……
這一串相似名字的殺傷力,約等於一口氣念完「紅鯉魚與驢」和「黑化肥會揮發」。
有人開玩笑,現在在娛樂圈吃瓜也需要基本功。
就算認得清張馨予張雨馨,也分辨不出李一桐李藝彤和李雨桐。
撞名字的現象在日常生活里也不少見。
你打開手機隨便在通訊錄里搜索,總會發現一個浩然、一個子晴和一個思穎。
80後90後父母們沾沾自喜地取完名字,等到孩子上學時才發現,自己一不小心,還是取了個「爆款」。
那些年我們聽到過的爆款名字
看到這樣一個吐槽:
隨便在一個學校門口,叫一聲「子晴」,就會發現至少有十幾個女生,齊刷刷都往自己這邊瞅。
再叫一聲「浩宇」,又有十幾個男孩子回頭往這邊瞧。
這些名字的重復率,實在太高了。
前段時間廣東佛山派出所公佈了2019年當地新生兒熱門名字。
男孩子偏愛梓睿、俊宇、浩然。
女孩子則更喜歡梓晴、芷晴、思穎。
回看近五年,佛山市男孩子的名字中,帶「梓」的一直高居榜首。
▲來源:微博@央視新聞
而女生名字里,「梓晴」和「芷晴」相互爭鬥,不分高下。
都說這是「梓」掉的一代,著實不假。
將目光放至全國,情況也差不多。
公安部發佈的2018年新生兒起名大數據顯示,該年度使用最多的幾個名字,「梓涵」同樣高居榜首,接下來則是「一諾」「浩宇」「欣怡」……
▲2018新生兒登記姓名最多的名字 / 微博@中國警方在線
鄧超和孫儷的孩子名叫鄧涵一,吳尊和林麗瑩的孩子叫做吳欣怡,而劉燁家的娃「諾一」。
在同一個班里,一不小心就會發生這樣的狀況:
子軒和紫軒打架,撞上了紫萱和子萱,可欣,可馨,可歆跑過來勸架,撞到了若曦……
等到老師趕過來,點完名字,已經是兩眼一抹黑了。
被名字支配的恐懼
為了給孩子取個「好名字」,家長們也是出盡了絕招。
孩子的名字,既要與眾不同,還要有文化底蘊和詩情畫意,最好能帶點家族特色。
比如易烊千璽的名字,「烊」在當地話中指的是「迎接」,而千璽是2000年千禧年出生的。
所以「烊千璽」便是迎接千禧年的意思。
為了避免重名,家長們對於生僻字的熱愛超乎想像。
譞(xuān,意思是聰明)、龘(dá,形容龍騰飛的樣子)、彧(yù,指有文采、談吐高雅)……
標新立異的目的達到了,但這無形之中,給孩子造成了很多麻煩。
去年浙江寧海的一名同學在研究生保送時,因為名字中「頔(dí)」字被系統識別不出,差點被保送系統錯過。
還有一位名叫周晅昪(xuǎn biàn)的男士,自小到大都經歷著生僻字之痛:
大學錄取通知書上的名字是兩個問號,戶口本只能是手寫的,公積金存折上則乾脆是亂碼……
「年會我從沒有抽到過獎,我懷疑系統里根本沒有我的名字。」
人氣組合UNINE中的何昶希,因為「昶」字經常被人叫錯。
直接給自己的微博ID註上音。
我直接給你們註音可行了吧
如果說這些名字是讓人「看不懂」,還有一些名字,就真的叫「猜不透」了。
演員任嘉倫在節目里透露,自己曾用名叫做「任耀希」。
因為之前團隊希望在日本發展,而老板認為日語「吆西」是好的意思。
於是乾脆音譯過來,變成了「耀希」。
▲任嘉倫和譚松韻透露曾用名的來歷 / 芒果tv
江西萍鄉的一對父母乾脆放飛自我,給孩子起名叫「匡扶正義」。
當問到原因時,父親只是簡單地說:
因為容易記。
▲來源:梨視頻
記倒是容易記了,以後孩子可能因為名字而被「多多關照」。
湖北一所大學中,有同學名叫張口笑。
雖然名字寓意很美好:希望笑口常開。
但是,因為名字太像個網名,差點被計算機老師踢出教學系統。
名字,也是一種文化
玩笑歸玩笑,對於大多數人來講,起名是一件鄭重其事的事情。
早在遠古時期,就已經有姓氏的出現。
黃帝姓姬,炎帝姓薑,這些「姓」後來都演化成了大的群落。
我們讀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的人物,薑子牙、姬昌,他們的姓名不是看作者心情隨意而起,而是確有其實的歷史人物。
後來經歷了皇帝賜姓和貶姓、避難改姓、避諱改姓等等,姓氏所代表的「家族」範圍漸漸確定,留給人們發揮的空間剩下了「名」。
姓名作為父母在孩子出生以來送給他們的第一份禮物,自始至終承載著父母甚至家族的愛與寄托。
五代時期,政權分割、戰爭不斷,每新出生一個孩子人們便希望他能夠成為挽救時代的傑出人才。
《爾雅•釋訓》中記載「美士為彥」,在那個年代的人們多以「彥」字命名。
光是在《宋史》中,自五代到宋明確寫明全名的有7個彥章,11個彥超,7個彥威,7個彥卿,4個彥進,3個彥溫,3個彥韜。
等到了新中國時期,人們的名字在鮮明的反映著不斷變化的文化環境。
50年代,建軍、建國成了爸爸媽媽最偏愛的名字。
機遇與動蕩面前,人們將家國情懷寄托在下一輩的身上。
▲千萬名為「建國」的五旬、六旬老人們為建國堅守 / 人民日報
隨著審美的逐漸多元化,人們開始追求標新立異,新生兒的姓名也更多的帶有著對於個人追求的美好期許。
有學者曾為起名的追求分類,大題上無外乎自然美、品格美、吉祥富貴、功名成就、健康長壽、理想志向這六種。
而在大的方向下,人們姓名的差異化也逐步上升。
雖然大家不再「建國見建國」,但總有一些名字特殊受歡迎。
伴隨著出生即確定是孩子的生肖,很多家長們借生肖為題開發著周邊起名字的各種可能性。
2014年馬年一馬當先著「駿騰」「駿馳」「子駿」;
2015羊年諧音梗重出江湖「梓洋」「沐陽」「梓芃」;
2016猴年流行著「梓林」「宇森」「森」;
2017雞年別出心裁火了「米家軍」米、禾、籽、粒;
14年開始,不少新手父母開始希望將父母的姓都加在孩子的名字中。
隨之出現了「父姓 母姓」的新復姓,17年復姓男寶寶達到了2.51%。女寶寶也上升到了1.73%。
網遊、電視劇、網劇、綜藝……各種提供「熱詞」的地方都是新手父母們起名的靈感來源。
《步步驚心》里的若曦,《一簾幽夢》里的雲帆……
這些熱門詞語一個個演化了新生兒們戶口本上的註冊姓名。
或許是因為新一代的90後父母們審美的多樣化;或許是因為父母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連年提升……
盡管重名的現象仍然普遍,但姓名集中度已經逐漸下滑。
根據《2019姓名全景報告》,我國80後的姓名集中度達到43%,而到了2018年已經下降到30%。
父母們起名時的初衷未變,但新生兒的名字卻是切實的越來越千差萬別。
滴,您的「取名避雷指南」請查收
連改個昵稱,微信都會提醒一句:「好名字可以讓朋友更容易記住你」,起名字這件事情,當然更值得細細琢磨。
至少那些年我們在名字上吃的虧,別讓它在下一代的身上發生了。
名字的讀音別踩雷
看到有人開玩笑說:
有父母希望把雙方的姓氏都加在孩子名字中,男方姓高,女方姓郭,於是孩子名字叫做……
高壓郭。
或許孩子以後,會是一名好的廚子。
不小心變成「高壓鍋」無傷大雅,但有的名字,一不小心,倒是讓孩子在學校里被同伴嘲笑。
那個叫「付巖傑」的男孩可能沒有想到,後來的一個藥品品牌,成為支配他人生的噩夢。
起完名,記得查一番有沒有容易引起誤會的諧音詞。
有些字寫出來寓意美好,但讀出來變了味,豈不是坑慘了孩子。
避免含義不明的堆砌
為了給孩子取個不失風雅的名字,不少家長遵循著「男楚辭,女詩經」的原則,在古文篇章里找尋靈感。
林徽因的名字,便取自詩經《大雅•思齊》中,「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一句,有美譽之意。
時至今日,有關「最美名字」的話題中,這一名字仍常被提及。
然而,借用古文詞句,要先了解其含義。
不顧本意地濫用一氣,則犯了和高中生堆砌詞句一樣的毛病。
不僅達不到「美」的效果,反倒容易弄巧成拙。
常被引在當今名字中的「焉」、「兮」、「於」,聽起來仙風道骨,頗具古韻,實際只是個虛詞,毫無實際意義。
取名「子於」,總感覺被吞了半句,說了句「我在」便沒了後文。
套用名人ID要慎重
漫畫《哆啦A夢》里,胖虎有個妹妹,一直被稱為「胖妹」,官方設定里也沒有她的姓名。
因為漫畫家藤子•F•不二雄擔心,給這個外貌並不漂亮的女孩取了名字,現實中和她同名的孩子,就會在學校被惡意攻擊。
許多人都被作者的溫柔感動,而現實中,很少有人會想到這些。
相信小妹,一個叫「李小龍」的瘦弱男孩,一定會受欺負;一個叫「林黛玉」的微胖女孩,也很難逃過嘲笑。
所以,想給孩子套一個名人的ID,千萬慎重。
做完這些功夫,就可以開始你的取名大業了。
無論是翻閱唐詩宋詞三百篇跨越古今,亦或是寄托滿滿的期望……都祝你能找到那個既不俗套又情意滿滿的名字。
希望這一屆剛出生的20後,可以擺脫被名字支配的恐懼~
資料來源:
[1]姓名大數據.2019姓名全景報告[OL]. 清華大數據產業聯合會.2019.4
[2]朱敬菊,谷志忠.中國姓名文化的發展[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0):78-79.
[3]李慶花. 中國姓名文化考略[D].山東師範大學,2012.
[4]全秀煒,凌欣怡.從姓名看中國傳統文化[J].漢字文化,2019(18):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