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3日,廣州發現患者家中大門的把手有新冠病毒核酸。
2月3日開工日,雖有許多企業採用遠程工作,但許多人都到公司上班了。
中國國健委提醒如何防範感染如下:
來源:中國新聞網
微信id:cns2012
疫情的變化牽動人心,眼下部分地區即將返程復工,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出門上班的民眾更加關心個人防護如何湊效。
截至2月1日24時,國家衛生健康委收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4380例,現有重症病例2110例,累計死亡病例304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328例,共有疑似病例19544例。
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公共場所、交通工具以及不同風險人群的健康防護有關情況。
▲2日,衛健委召開新聞發佈會 記者宋宇晟 攝
乘坐火車飛機盡可能隔位而坐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王斌:
隨著目前假期臨近結束,各行各業的人們要陸陸續續返回到工作崗位,如果要乘坐火車、飛機,盡可能隔位而坐,甚至分散而坐。
現在返程還沒有迎來高峰,還有條件分散而坐。
長途客車隔兩個小時要到休息區開窗通風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王斌:
對於乘坐長途客車返回工作崗位的人們,我們也是建議隔位而坐,分散去坐,同時建議長途汽車隔兩個小時到休息區休息,不僅是休息,主要是要開窗通風。
對空氣消毒一定在無人環境進行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張流波:
目前一些地方可能存在過度消毒的現象。
消毒確實是切斷傳播途徑重要手段,但一定要有針對性。
比如一些地方對大街消毒,這意義不大。
如果用消毒劑對空氣消毒,一定是在無人環境。
如果消毒過程中有人吸入消毒劑或往人身上噴灑消毒劑,這樣的風險我們無法定量評估。
環衛工等一般不必穿戴防護服或防護面罩
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處研究員馮錄召:
廣大環衛工人、公交車司乘人員等,在崗期間要規範佩戴口罩,同時要注意手衛生,每天至少兩次測量體溫,一般情況下不必穿戴防護服或者防護面罩這些防護用品。
如果出現了可疑症狀,發熱、咳嗽、呼吸困難、腹瀉、嘔吐、肌肉酸痛等等,應該立即停止工作,不能帶病上崗,及時就醫。
建議復工後各單位錯峰吃飯
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處研究員馮錄召:
務工人員返程前應先做好體溫測量,有可疑症狀的先不要返程;
同時,返程過程中也要做好個人防護;用工單位要在進行上崗前進行體檢。
同時,用工單位應加強通風,配備洗手液、手消毒劑等;
如果在密閉環境上班,建議戴口罩;建議各單位錯峰吃飯等。
乘公交碰到車門扶手及時用消毒劑擦手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首席專家張流波:
如果是出門在外,可以用手消毒劑來進行手衛生。
要把手掌、手背、指縫、手指、手指尖、大拇指都擦拭到。
常用的手消毒劑是含醇的,如果對酒精過敏,也可以用無醇的手消毒劑。
或者用消毒濕巾擦一擦也是可以的,消毒濕巾擦的時候,用起來沒有塗抹手消毒劑方便。
專家肯定用面巾紙按電梯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張流波:
近日一些小區出現用面巾紙按電梯的現象,電梯按鈕等大家接觸頻次高,因此容易出現病菌。
對此,大家可以通過增加消毒次數、用面巾紙隔開再觸碰,或是在碰觸後用手消毒劑消毒雙手等方式防范。
病毒通過中央空調傳播怎麼防?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張流波:
中央空調在使用前應對空調的類別、衛生指標等要有了解,結合建築的特點做綜合評估,看看在這種情況下能不能開。
如果是按照中央空調規範做的,應該是安全的。
此外,使用中央空調的地方是正壓環境,難免有氣體外泄,需要排風保證室內空氣有序排放。
萬一有疫情出現,我們應該停止使用中央空調,還要對整個環境進行消毒處理,經過評價合格以後,再看看中央空調是不是可以打開。
病毒通過糞-口傳播怎麼防護?
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處研究員馮錄召:
這說明病毒可以在消化道存在,但是否通過糞-口傳播,還是通過含有病毒的飛沫形成氣溶膠的方式再傳播,需要我們進一步證實。
新型冠狀病毒傳播主要途徑還是以近距離飛沫傳播、間接接觸傳播為主。
但這些現像也提示我們勤洗手的重要性。
乘出租車先用消毒紙巾對座位消毒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張流波:
在飛機火車上最好專設應急區域,比如把後面三排空出來做應急用。
發現可疑病人,要到隔離區接受隔離排查。
對於出租車、網約車的消毒,這類交通工具風險比火車飛機要低一些,乘坐以前可以先開門通通風,用消毒紙巾對坐的位置和你手碰的位置做消毒,要求司機、乘客都戴好口罩,旅程結束了,下車了,做一個手衛生。
不得不返程去上班了,
該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請收好這份
《返程防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