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北京一位醫師遭病患家屬刺死之後,醫鬧行為備受關注。
2020年1月20日,北京朝陽醫院又發生一起病患砍醫生事件。
患者崔某不滿手術併發症,持刀行凶。
朝陽醫院眼科主任醫師陶勇雙手和頭部多處受傷,搶救持續到深夜。
現場另有3人負傷。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
1月20日晚間,醫療媒體《丁香園》官方微博貼文:命沒事,手廢了。
事發之後,微博用戶「雷逍妖」發了一篇貼文,拿到了51萬個讚,十多萬人轉發。
全文如下:
如何培養一個陶勇教授?
首先你要先考入北大醫學部,碾壓99%的高中同學。
然後你要用優異的本科成績,超過80%的本科同學,爭取一個行業大宗師當你導師。
在博士生大部隊還在頭疼如何少延畢的前提下,你在頂尖實驗室的高壓環境下比一般博士提前兩年畢業,還要發出一般博士生兩倍以上的核心期刊。
然後你要搶國際一流醫院的交流機會,碾壓同期畢業的全世界博士生和已經混跡行業多年的博士後,大概率要學一門新語言,還要科研級的那種。
在交流一年裏要抓緊機會發出兩倍於博士期間的核心期刊,才可能有機會獲得國內一流醫院的醫師資格和醫學院的副教授,和你競爭的人裏不僅有國際大拿,還有許多已經混跡行業多年拿十幾年資歷和你拼的其他醫院的在職醫生。
然後你要在7126治病帶學生的同時發出前半生兩倍以上的核心論文,要在全院和你同等級的牛人副教授裏搶在40歲之前在一流醫學院拿到正教授的職位。
此時你的科研含金量在二檔院校裏夠四十幾個博士或者十幾個副教授。
這還不算你拯救過的病人。
怎麽讓以上統統付諸東流呢?
差不多就是一個醫鬧吧。
本文來源:八點健聞
微信id:HealthInsight
記者:王晨、莫楊、譚卓瞾
1月20日,周一,晚上十點半,北京朝陽醫院門診樓七層的眼科診室,燈火通明,空空蕩蕩。
此時經過這層樓的人,難以想象白天這裡的熙熙攘攘,以及當天下午在這裡發生的一場慘劇。
△ 朝陽醫院眼科候診室 莫楊攝
當天下午13時55分,正在門診樓七層特需門診出診的朝陽醫院眼科主任醫師陶勇,被一名男子用菜刀追砍。
陶勇的雙手和頭部多處被砍傷,左手、前臂肌腱斷裂(據說正中神經和尺神經受損)。
當時,陶勇身邊的眼科副主任醫師楊碩挺身而出,上前欲奪取行凶者手中的菜刀,被砍傷手部和耳朵。現場還有一位志願者、一位患者家屬負傷。
一位目擊者事後稱,「有三位醫生被砍……兩位醫生都捂住耳朵部位,有大量血湧出,白大褂上都是,還可行走。一位醫生被砍得最嚴重,沒有任何反應。」
北京市衛健委網站當天發布新聞:「2020年1月20日13時55分,北京朝陽醫院發生一起暴力傷醫事件,導致1名醫生受傷(指陶勇醫生,編者註),目前正在救治中,生命體征平穩。」
新聞還透露,另有「1名醫務人員、1名志願者和1名正在看病的患者家屬見義勇為,在勇斗歹徒過程中負傷,無生命危險。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
陶勇還有一名助理,平時在手術室工作,每周一來門診做陶勇的助理。事發時她正在廁所。當外面的喧鬧傳來時,同事為保護她,迅速鎖住了廁所門。
陶勇隨後被緊急安排手術治療。全國最好的神經科醫生趕來給他的雙手做手術。
他們都希望能保住陶勇手部和前臂的神經。
「對一名做手術極為優秀的眼科醫生來說,手意味眼睛和大腦。」一位醫生在微博上寫道。
陶勇手部的手術完成後,因腦部CT發現狀況,又繼續手術。20日晚11點,搶救仍在進行。
本來,這一天是朝陽醫院眼科的年會,全體醫護人員下班後將繼續留在醫院。
此刻,他們依然全體留在了醫院。有的醫護人員繼續給患者做手術——因為白天的襲醫事件,耽誤了不少手術,晚上要補做。
其餘的人等在陶勇的手術室前,等待他的手術結束。
手術併發症引發不滿,患者崔某持刀來到醫院
36歲的傷醫者崔某,砍人後逃逸,隨後被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的民警和醫院安保人員抓獲。
據朝陽醫院多位醫生透露,崔某是朝陽醫院眼科的一名病人。
此前,崔某曾在朝陽醫院眼科由另一名醫生做了一場眼部手術,出現了脈絡膜上腔出血。這是眼科手術裏最嚴重的並發症之一。最嚴重的後果會導致失明。
陶勇的一位同事透露,崔某出現手術並發症後,陶勇參與了崔某的治療。陶勇的手術技術非常高超,因此眼科幾乎所有的疑難雜症,都會轉到他這裡。
患者崔某的並發症情況,要根據出血量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對醫生的要求很高,放到別的大夫那裏很可能治不了,但在陶勇的參與下,崔某恢復了部分的視力。
可是,崔某還是覺得沒有達到預期。他認為到醫院花了錢,就應該達到他理想中的治療效果。於是,心生不滿。
1月20日下午兩點左右,當崔某手持菜刀來到朝陽醫院眼科門診時,最初治療他的那位醫生不在,而陶勇當時正在特需門診出診。於是崔某把全部的不滿,發泄在陶勇身上。
△ 朝陽醫院官網截圖:陶勇醫生的出診信息
陶勇是一位品德好、水平高的優秀醫生
「我們是治病救人,憑什麼要受這種傷害!」一位朝陽醫院的醫生表示不解。
40歲的陶勇是一名年輕有為的優秀醫生。
他28歲北大醫學院博士畢業後,在德國訪學一年,32歲就晉升為副主任醫師和碩導,36歲成為主任醫師,37歲至北京朝陽醫院任主任醫師、博導。
陶勇已發表57篇SCI論文,是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青年委員和眼免疫學組最年輕的委員。
正常發展的話,未來將會是某個分支領域領先級的眼科醫生。
在擔任朝陽醫院眼科主任之前,陶勇在北大人民醫院工作過。
北大人民醫院血液科一位醫生說,「我是血液科做移植的,有關移植的並發症,眼科的併發症,都是陶勇和我們一塊會診的。病人有眼科並發症,都介紹到他那。他去了朝陽以後,我們有些病人還會介紹過去讓他看。」
據陶勇一位的朋友講述,陶勇研究的領域是葡萄膜炎、眼底病變等,處於前沿。尤其是葡萄膜炎的治療難度很大、風險很高,國內只有六七家醫院專門開展了這方面的工作。
而且,有一部分葡萄膜炎的患者伴有HIV感染,很多醫生不願碰,一是預後差,二是家屬難溝通。但陶勇並不在意,他喜歡接受挑戰。
自從陶勇來到朝陽醫院眼科後,該科室每年的手術多了近2000台。在同事們眼中,他是朝陽醫院眼科的「扛把子」。
一位和陶勇有十多年交情的朋友稱,陶勇很謙卑,是很好的醫生,對患者、同事都相當好。他還很願意培養年輕人,平常說話很溫和。
「一般水平很高的人與你相處,總有一種高人一等、高高在上的感覺,他就很平等。叫他陶老師,他說,不要這樣叫我,叫我小陶就行。他會給年輕的醫生一個發展平台,會帶他們手術。如果做他的助手,他還會給助手們開薪酬。」
另一位醫生在微信朋友圈裏回憶說,「前年在溫州實習的時候,正好被分到葡萄膜炎科,中途有一次峰會,陶勇從北京過來講課。」
在這位醫生的印象中,陶勇很年輕,資歷很豐富,而且專門搞葡萄膜炎眼液診斷。
在溫州實習期間,這位醫生的導師經常會把眼液標本快遞給北京的陶勇,因為只有陶勇那裏才有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確定感染源。
這位醫生還回憶說,陶勇是個思路特別清晰的人,他本人在聽陶勇講課時學到了很多,到現在還關注陶勇有關葡萄膜炎的微信公眾號。
陶勇的同事都對陶勇非常贊許,認為他專業好,性格好。
一位同事回憶:「他經常治療很多沒有錢的病人,甚至給病人錢。」
在豆瓣上流傳的一則陶勇和他人對話的微信截顯示:一位病人,沒有錢做雙眼手術,打算只做一只眼,陶勇讓他來做雙眼手術,不夠的錢他出,只因為「不能眼睜睜地看他瞎了。」
△ 陶勇醫生和患者朋友對話截圖
深夜,眼科的同事們,還在等陶勇的搶救手術結束
1月20日晚上十點, 朝陽醫院門外,一對五十多歲的夫婦還在等他們的女兒—— 一位在朝陽醫院眼科工作的姑娘。
當天傍晚六點,這位姑娘打電話給父母,告訴了下午發生的事情。
夫婦倆聞訊十分焦急,開車來到了朝陽醫院,一心想要見女兒一面。但因醫院眼科診室封鎖,女兒一直在手術室工作,無法出來與父母見面。而這對夫婦也無法進入院內,看一看女兒。
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內,父母一直在院外等候。等候期間,偶爾和女兒通個電話,在電話這頭聽到女兒的聲音,聊以心慰。
一直到晚上快11點時,女兒打來電話,讓父母不要等她,今晚估計回不了家。電話很短,只有幾秒鐘。
或許,她會繼續工作,也許結束手術後,她會和眼科的其他同事們一起,等待搶救陶勇的手術結束。
北京市衛健委強烈譴責暴力傷醫,持續加強醫院安保力量
1月20日,事發當天,北京市衛健委在官方網站發布《強烈譴責並堅決打擊暴力傷醫行為》一文,文中稱:
「我們對在醫療機構發生的暴力傷醫行為表示強烈譴責,對受傷人員表示親切慰問,對見義勇為行為表示誠摯敬意。」
「我委始終對暴力傷醫行為零容忍,並與公安等部門一道,強化警務巡查、警醫協同、聯防聯控;持續加強醫院安保力量,升級技防、人防、物防措施,全面排查糾紛矛盾,堅決打擊各類涉醫違法犯罪行為,切實保障醫務人員人身安全和醫療秩序。我市醫院安全秩序地方立法工作已經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