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院長道歉:閉館日請了200名貴賓,停車場停不下,所以..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

微信id:cctvnewscenter

1月21日凌晨,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發文,就近期發生的「開車進故宮」事件向公眾致歉。

負有領導責任的故宮博物院分管副院長和保衛處處長,停職檢查。

以下為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致歉全文:

近期發生的「開車進故宮」事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引起公眾對故宮文物保護的擔憂,我代表故宮博物院再次向社會公眾誠摯道歉!

1月13日,經過故宮博物院批准的閉館日活動有200餘人參加。

因原定停車場車位已滿,我院相關部門引導車輛停放時,臨時改變停車位置,未嚴格執行報批的接待方案,將原定的西華門內西河沿停車場,變更為午門內金水河南側臨時停車場。

該區域地面是歷年來不斷更新的現代材料,多年來一直作為閉館時段的車輛通道和閉館日活動的臨時停車場所。

此次事件反映出我院在內部管理和社會服務中存在的短板不足。

經研究決定,對負有領導責任的故宮博物院分管副院長和保衛處處長停職檢查。

我院將汲取教訓,以此為戒,全面加強管理,認真進行整改。對故宮內所有車輛通道、停放場所進行排查,確保不對故宮文物造成損害,確保故宮安全,全力守護好故宮,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

[raw_html_snippet id=”adsense5″]

以下是新聞影片:

故宮此前致歉:深表痛心

此前,17日,故宮博物院官微曾發布消息:針對有網民發布周一開車進入故宮事件,經核查屬實。

故宮博物院對此深表痛心並向公眾誠懇致歉。

今後,我院將嚴格管理,杜絕此類現象。感謝社會各界對故宮博物院的關愛與監督。

故宮管理推進「精細化」「去神秘化」是當務之急

連日來,故宮陷入風波,一個關鍵事實擺在面前:故宮裏到底能不能停車,裡面哪裡能停、哪裡不能停,廣大公眾並不清楚。

很多人把故宮前任院長單霽翔所言的「禁車令」,理解為故宮範圍內皆禁車。

但又看到故宮內似乎常年也有停車場……

一句話:模糊、神秘、不清楚。

這是故宮管理者失責的結果。暴露了其管理中的兩個缺陷:一是大而化之,缺少體現精細化管理的制度安排;二是缺少面向公眾的足夠透明度。

故宮管理者應汲取教訓,及時作出系統性改進,牢牢抓住兩條:堅定推動故宮管理的「精細化」和「去神秘化」。

圍繞這場風波,公共輿論場上湧動巨大聲浪,全社會表現出了相當一致的價值取向:抨擊炫耀,質疑管理。

[raw_html_snippet id=”adsense9″]

首先,故宮無小事。

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之一,故宮所呈現的每一點滴文化魅力,故宮管理者曾經的每一次進步,都能贏得公眾的普遍稱道。

而故宮每一次暴露出管理漏洞,都會引發公眾的高度關切和批評質疑。

積極地看,這是好事,體現了公眾對故宮的珍視。

其次,故宮急需一次管理水平、治理能力的再提升。管理者應帶著鮮明的問題導向,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

發現並直面問題和漏洞,是第一步。廣大公眾正在用充滿建設性的關切,來提醒和要求故宮管理者,盡快拿出行動來。

回望過去,近年來故宮的「管理史」中,實事求是地說,是寫滿了進步的。

2012年之後,在時任院長的帶領下,故宮管理者進行了系統的制度建設,也大膽創新,讓故宮「活」了起來。

讓很多曾長年深藏不露的文化瑰寶與公眾見面,讓關心故宮、熱愛故宮的人們有了很多走近、走進故宮的通道,從無到有地建立了網上預約、高峰限流等制度。

對這些進步,大家有目共睹,也交口稱贊。

但是,故宮管理者自己,一定不要被這些贊譽沖昏頭腦,一定要深知自己所擔負的重大責任,一定要認識到,管理好、保護好故宮,是長期命題,是不進則退、永遠不能自滿的事情。

[raw_html_snippet id=”adsense3″]

這次的風波,明明白白地讓我們看到了仍存在的漏洞,看到故宮的管理雖有進步,但仍比較粗放和相當神秘。管理者還要做太多的事情。

第一條,實現更加「精細化」。

在故宮全域空間內,哪裡是外圍可以進車停車之所、哪些人可以在此進車停車,哪裡是文物保護重地、堅決不能進車停車之所,須有精細的界定和規矩,以及對規矩執行的監督。

在故宮內,哪些地方、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舉辦文化活動,哪些活動堅決不能做,須有清晰的制度安排。

總之,既要有可以在故宮裏做什麼的「正面清單」,也要有不能做什麼的「負面清單」。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於精細中,體現態度、體現水平。

第二條,堅決推動「去神秘化」。

故宮之高牆,護衛著裡面的文化瑰寶,但不應成為管理者的隱身幕簾、屏蔽牆。基於故宮的基本屬性,廣大公眾有權利了解故宮的精細化管理制度。

管理者不應坐等公眾來問,而應主動公之於眾、接受監督,更應把廣大公眾視為最好的監督力量。

把管理規則定準、定細並廣而告之,那麽,每一位故宮參觀者的眼睛,都是識別失德、違規甚至違法行為的「攝像頭」。

「精細化」和「去神秘化」,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這是現代治理的基本要求。

四中全會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再次強調城市的精細化治理。

一個幾千萬人的超大都市,尚且要努力追求治理的「精細化」,更何況一個被億萬人民視為掌上瑰寶的故宮,當然要拿出最高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和主動、坦誠的「去神秘化」努力。

這是故宮管理者必須擔當起來的責任。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