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摩托車大軍日漸減少,反映中國民眾出行方式的改變

每年春運,中國大陸著名的「摩托車大軍」就會出發。

巔峰時期達到百萬人。

各地方政府和企業,都會為摩托大軍提供暖心服務。

以下是新聞影片:

本文來源:梧州日報(廣西地方媒體)

微信id:wzrb-wz

記者:曾韻

1月14日,在東出口春運服務站,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管所教導員鄒丹仔細叮囑進站停歇的騎摩托車返鄉人員確保行車安全,並將交管部門印發的春運交通安全提示一一發給他們。

與往年一樣,鄒丹一大早就來到東出口春運服務站為返鄉摩托大軍提供服務。

2020年是她堅守在春運服務一線的第九年,這些年讓鄒丹感受最深的是:

交通路網的日益完善,對摩托大軍帶來的影響最為直接,近幾年過境梧州返鄉過節的摩托車數量呈現逐步下降趨勢。

「以前聽老民警說,返鄉摩托車從2003年春運開始出現,但數量不多。」

鄒丹告訴記者,直至2008年,返鄉摩托車由三五成群悄然發展成一支「大軍」。

2010年至2014年的春運期間,最高峰時單邊返鄉經過梧州的摩托車數量高達20多萬輛次,成為春運備受矚目的群體。

▲資料圖:2013年2月16日,前往廣東方向的摩托大軍行駛在南梧二級路梧州市區南岸公路段。蒙紹松 攝

▲資料圖:2014年1月,路過梧州市東出口的摩托車返鄉大軍,載著大包小包的行李,朝著家的方向馳行。蒙紹松 攝

鄒丹回憶道,起初交警部門只在東出口路段設立了卡點,專門對過往車輛進行執法檢查。

「當時我們就搭了一個兩層樓高的平板房,設施比較簡陋,春運期間很多騎摩托車的返鄉人員路過都會停下來休息一會兒,我們就招呼他們進去喝點熱水,讓冰凍的雙手雙腳暖和一下,為下一次上路做好準備。」

從2011年春運開始,每年鄒丹都會值守在春運一線。

在提供春運服務的同時,她會跟返鄉摩托大軍聊上幾句,了解他們為什麼騎行回家,大家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門。

大部分人選擇摩托車出行是因為一票難求,年前火車票、動車票難搶,汽車票也明顯漲價,部分打工者騎摩托車回家還有省錢的考量。

然而,近五年來,高鐵的開通正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出行方式,大幅度分流了春運摩托車返鄉大軍。

同時,兩廣之間多條高速公路開通,各汽車客運站加開客運班次,廣西很多在粵務工人員也開始駕駛小汽車從高速公路上返鄉。

這兩年春運單程過境梧州的返鄉摩托車,下降到3至5萬輛次不等。

「摩托車大軍的數量日益減少,見證了國家經濟的騰飛和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好。」

讓鄒丹感到欣慰的是,騎摩托車返鄉人員的安全意識也在逐年提高。

以前他們超載嚴重,出發前很少有人注意摩托車的檢修和保養,現在大都輕裝上陣,準備充分再出行。

不僅如此,這幾年,青年志願者、黨員義工等隊伍陸續進駐服務站,提供醫療、摩托車檢修、免費電話等多項愛心服務,站點的保障性和專業性大大增強。

「有專業人員做春運服務,交警就可以專心做好交通秩序管理和車駕管業務服務了。」

鄒丹介紹,今年交警部門繼續在東出口春運服務站開展「愛心警醫郵」便民活動,過往摩托大軍現場即可辦理補換駕駛證業務,並且體檢、拍照免費,只需十分鐘左右,他們就可以拿到新的駕駛證。

如果返鄉人員時間較趕,交警部門還能免費將駕駛證郵遞給他們。

「儘管車量減少,但我們交警服務民生、保障民生的工作熱情不變,希望能繼續用愛心和行動溫暖摩托大軍的回家路。」鄒丹說。

閱讀原文

林書豪確診新冠肺炎,有打過疫苗。微博湧入3.7萬留言鼓勵,熱搜第一

xxx

沒有童年、跳水滿分的14歲全紅嬋正獲得各地旅遊邀約,「終身免費遊」

xxx

在中國,如果從3歲開始準備,幾歲可以當上奧運冠軍?

xxx

在人潮爆多的廣州火車站旁開小超市能掙多少錢?

xxx

扳倒吳亦凡的「都美竹」正被多間公司搶注商標,還有人註冊了「吳簽」

xxx

吳亦凡被捕後,微博砍掉他的「超話」、多個官媒發聲;律師:若判刑將在國內服刑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