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成功的文化產品,是手機遊戲

本文來源:為你寫一個故事

微信id:raistlin2017

作者:雷斯林

01

在字節跳動這幾天發佈的數據中,抖音的DAU已經破4億,眼瞅著就要追上淘寶,成為真正的國民級APP——當然,抖音在中國很火,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事情,沒必要專門去說什麼。

但值得一提的是,抖音在海外也一樣火爆。

2019年1月份TikTok為全球下載量第三的APP,光美國地區,截至去年一月,就有近一億的下載量——要知道美國不比中國,一共只有3億多人口——一年過去,這個數據一定又有飛躍:

中國最成功的文化產品,是手機遊戲

看下面這張圖,美國16歲以下的孩子,除了instagram,最喜歡的軟件就是抖音,想像著一群整天聽著tiktok神曲長大的孩子,是不是充滿了親切感?

中國最成功的文化產品,是手機遊戲

在美國軍隊開始用抖音征兵的新聞出來之後,美國人終於意識到這一點,開始有人驚呼「這算是文化侵略了吧!」

乃至於這幾天伊朗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有美國媒體直言不諱:

中國最成功的文化產品,是手機遊戲

美國人到現在才驚呼,但其實還有一種中國的文化產品,早就滲入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不但在全球都有影響力,而且還能為我們國家賺回巨額外匯,它們才是中國最牛逼的對外輸出文化產品。

不是李子柒辦公室小野這種博主,也不是抖音,甚至不是備受追捧的中國網文,而是很長一段時間被打壓,被看不上的中國遊戲。

02

中國最成功的文化產品,是手機遊戲

我們看一組數據,2019年至今,我們的遊戲在國內賺了2300億元,而在海外已經賺了超過800億人民幣了。

800億是什麼概念呢?

電影是個大話題,由電影我們產生了電影娛樂圈,而那些電影明星、電影節日常會占據各大社交媒體的熱搜。

而2019年中國所有上映的電影,加上國內國外的所有票房收入加起來,一共只有642億元,而這已經是最近最多的一年了。

還沒有中國遊戲為國家賺的外匯多,更別說我們的電影到了海外幾乎沒有競爭力,幾乎所有票房都是國內貢獻的。

中國最成功的文化產品,是手機遊戲

還有,2018年,中國外貿出口數量冠絕全球,根據商務部綜合司的統計,其中我國出口的煙酒飲料一共不到40億美元,再加上食用糧油出口,也不超過45億美元——這還是銷售總額,還不算成本。

遊戲為國家賺的外匯,比我們整個國家出口出去的煙酒飲料食用油加起來都要多。

關鍵800億這個數字不是不變的,還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長著,這不得不說是非常牛逼的一件事。

比如下面這個,這是之前韓國安卓應用市場(Google Play)最暢銷的遊戲前19排名,可以看到其中第二,第八,第九和第十八,都是中國的遊戲。

中國最成功的文化產品,是手機遊戲

尤其是第二名的遊戲,它叫「萬國覺醒」,新聞說它不能在國內發行時,每個月就已經能賺3.8億人民幣了:

中國最成功的文化產品,是手機遊戲

而這樣的遠遠不止一款。

比如這是最近中國在海外最火的遊戲,英文名叫afk arena,中文名叫劍與遠征,美國暢銷排名接近前十,法國暢銷排名到過前6——這不是下載量,這是實打實的付費排行:

中國最成功的文化產品,是手機遊戲

可以看到我們的手機遊戲,為中國賺了很多錢,但手機遊戲作為一個文化產品,對中國的意義還遠遠不止如此。

03

一個公認的事實是,中國對外的文化輸出,雖然耗資不少,但做得並不好。

比如上面提到的電影。

中國至今為止海外票房最高的電影,還是十多年前的《英雄》和《臥虎藏龍》,雖然都有近2億美元的數字,但和漫威電影動輒在國內掠奪幾十億人民幣相比,還差得太多。

更別說現在我們的電影已經基本走不出去了,不但沒人看,就連獎也沒以前多了。

而我們其他文化領域的海外表現則更是可憐。

根據麥肯錫發佈的中國報告,中國電視劇的出口額僅為韓國的1/3,而中國最頂尖的音樂人,在美國流媒體平台上的訂閱量不到韓國人的3%。

雖然很多媒體說,會有美國人追我們的電視劇,會有越南人東南亞人看還珠格格,但從數據上來說,都算不上成功。

更別說那些耗費巨資的對外文化輸出項目了。

但遊戲不同,我們的遊戲不但心甘情願讓其他國家人掏錢,而且還在潛移默化影響他們的想法。

依然舉上面提到的遊戲為例,因為這遊戲在美國非常成功,甚至引得「憤怒的小鳥」那公司的創始人,帶著幾個專門的遊戲研究員,幾個專門遊戲方面的博士,寫了篇萬字長文,分析這遊戲為什麼牛逼,為什麼成功。

中國最成功的文化產品,是手機遊戲

中國最成功的文化產品,是手機遊戲

就好像電影學院的老師,在讓學生分析「庫佈里克的電影」為什麼好一樣,就是那麼認真。

以前我們的什麼文化產品有這待遇?

關鍵這遊戲做的還是奇幻背景。

——遊戲是西方的主戰場,奇幻題材也是西方興起的題材,結果最後最火的卻是中國人做的一款手遊,那篇文章甚至憤憤不平地寫道:

「Who would have known that a turn-based RPG game with a bland fantasy IP could compete against Marvel or Star Wars in the west?」

「誰能想到,這樣一個帶著平平無奇幻想世界背景的遊戲,在西方世界,能和漫威或者星戰比肩?」,用來形容這遊戲打敗迪士尼同玩法產品的奇跡。

中國最成功的文化產品,是手機遊戲

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這還只是行業內,放大到玩家的角度去看,會發現更多以前不曾見過的奇觀。

比如因為遊戲逢年過節會做活動,發節日禮包,所以現在這遊戲論壇里的美國人,紛紛開始期待中國新年,希望能和中國人一起慶祝新年:

中國最成功的文化產品,是手機遊戲

聖誕活動不給力啊,中國新年活動會牛逼吧!

還有比如最近,遊戲公司上了一個新英雄「孫悟空」,種族是「半神」,和希臘神話中的一些英雄以及英國的亞瑟王一樣,這讓許多美國人無法理解。於是在查找資料下,reddit論壇就變成了孫悟空科普大會:

中國最成功的文化產品,是手機遊戲

中國最成功的文化產品,是手機遊戲

我直譯一下:

長話短說:因為他打敗了整個天堂,所以天堂允許他自稱「和天堂對等的聖人」(齊天大聖)…

說實話,看到這些外國玩家哼哧哼哧找資料希望了解孫悟空的樣子,我想到了我初中剛開始玩DOTA時的情形——那會百度貼裡有無數帖子科普那一個個英雄一個個物品來自於什麼神話,而我關於西方神話的很多知識,都是那時候學來的。

直到現在,你去問一個中國的硬核遊戲玩家。

他們多半知道希臘神話里有個怪物叫美杜莎,只要看到她的眼睛,人就會被石化——因為DOTA里有這個英雄,大招就是石化凝視。

他們甚至知道奧丁有個兒子叫巴德爾,刀槍不入天下無敵,只有槲寄生才能傷害它,因為他們玩過去年的最佳遊戲《戰神4》。

再玩得多一點的人,甚至會了解斯拉夫神話中的種種,因為波蘭有個巨牛逼的遊戲叫《巫師》。

我還見過一個人,明明第一次去佛羅倫薩,卻對那里的街道如數家珍。

「我在那里殺過人」——《刺客信條》玩家如是說道。

這都是通過遊戲輸出文化,活生生的例子。

之所以對西方文化認同度高的中國人,遠遠多於對中國文化認同度高的西方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同樣是在於我們並沒有這樣一些產品,來讓老外了解和認同我們——我相信一個熱愛孫悟空,並且用孫悟空打主力的《AFK ARENA》美國玩家,不會那麼容易被CNN煽動敵視中國,仇視中國人。

更別說作為中國公司做的手機遊戲,未來一定會加入更多中國元素——這和那些試圖用中國元素討好中國的國外大作有很大不同。

現在,這遊戲的玩家會為了和這遊戲的「中國製造商」搞好關係,去苦學中文。

會在論壇里表示「誰再黑中國就滾出去。」

會自發創作一些有趣的漫畫。

中國最成功的文化產品,是手機遊戲

畫一些有點粗糙的同人畫。

中國最成功的文化產品,是手機遊戲

也有高手出過這種高級作品(我覺得比官方畫得好。)

中國最成功的文化產品,是手機遊戲

還有俄羅斯coser看遊戲火,出作品讓粉絲點贊:

中國最成功的文化產品,是手機遊戲

其中不乏讓人驚艷的作品:

中國最成功的文化產品,是手機遊戲

東南亞人民也發揮種族天賦,繼續搞笑COSPLAY風格:

中國最成功的文化產品,是手機遊戲

是不是很熟悉?

這就是我們對漫威,對火影忍者,對海賊王,對英雄聯盟做的事情,一模一樣的。

以前,我們基本只見過中國網友自發給國外文化作品做二次創作,促進其傳播,啥時候見過他們認可我們的東西,跟在屁股後面畫圖,狂歡,點贊?

只有在中國手機遊戲里才能見到。

這不得不說是我們遊戲巨大影響力的直接體現。

04

我們談到中國的時候,會強調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 我們很為此感到自豪。

於是我們在向外傳遞文化的時候,常常也會特意挑那些古老的,傳統的文化對外輸出,但很多時候這些東西就連中國的年輕人都不感興趣,外國人又怎麼可能感興趣呢?

我們應該意識到,文化輸出是很重要的,讓外國人對我們有文化認同,是讓他們對我們有同理心,幫助我們互相理解,加深合作的重要方式。

我們的文化是好東西,也確實需要值得更多人了解更多人學習,但我們的文化要包裝成產品,才能引起別人的共鳴,然而絕大多數文化產品領域,中國都是絕對的弱勢群體。

畢竟,美國文化風靡世界,但真的願意去了解美國歷史的人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通過迪士尼、漫威的作品,去了解美國精神。

日本文化席卷全球,大家都知道日本有陰陽師、忍者、武士、百鬼夜行,但真的願意從《源氏物語》這種古籍中去閱讀的人寥寥,多半還是通過動漫遊戲作品去了解日本傳統文化。

中國也一樣,如果想把中國的文化推廣出去,也需要一個個這樣的優秀作品,可惜的是,之前這樣的作品並不多。

電影產業別說好萊塢了,日本韓國甚至印度電影的海外影響力都吊打我們。

動漫產業最近有發展,但離世界頂級依然距離遙遠,就連B站要做自制番,都把中心設在日本。

端遊、3A主機遊戲更不提了,國內本來發展就慢,而且還被盜版耽誤了很長一段時間。

唯獨,手機遊戲領域,中國不說吊打全世界,至少一點都不落後世界,甚至世界上最好的那些遊戲公司,還會派人來向中國的遊戲策劃學習。

這驗證了那句話,只要中國和其他國家在同一起跑線上開跑的比賽,大多數都不會落後。

然而就這麼爭氣這麼牛逼的東西,在國內不但會被歧視,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里被各種打壓,仿佛遊戲就是洪水猛獸,是阻礙中國發展的絆腳石。

央視甚至一度正面贊揚用不法手段電擊「網癮」少年的楊永信:

中國最成功的文化產品,是手機遊戲

也該放放手了。

像上面提到的《萬國覺醒》,《AFK ARENA》,以及更多我們平時在玩的遊戲,已經是不多的,能幫助我們和國外年輕人溝通和交流的產品了,也算是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茁壯成長的一顆小苗。

中國製造的手機遊戲們,不但幫助中國向外傳遞信息,還為國家賺了許多外匯。

如果我們不呵護它,反而打壓它,不但容易喪失機會,也會讓中國無數從事文化產業的人寒心啊!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