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點名知名導購平台「小紅書」的「真人試用」造假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

微信id:cctvnewscenter

作者:楊惠珺

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網購前先去「小紅書」等主打內容推薦的電商平台參考他人的「種草推薦」、「試用筆記」已成習慣。

不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產品,也可以了解他人的使用感受。

然而,這些所謂的真人試用推薦內容值得信賴嗎?

電商評論造假 「種草經濟」有坑

在北京工作的崔小姐是一個經驗豐富的網購達人。

但是,最近她的網購消費頻頻「踩雷」。

消費者 崔嘉逸:很多美妝產品,我看人家有推薦然後自己被「種草」,就去買。但很多博主口紅的試色跟實際的顏色差別很大。

大學剛畢業時,崔小姐收到了很多「刷單」的兼職邀請。

抱著一探究竟的心情,她在某公眾號上添加了一個水軍頭目的微信,隨即被拉入「小紅書」點贊收藏評論群。

群主每天在群里「投放任務」,寫手按要求對商品收藏,點贊再評論,完成後截圖給群主就可以賺到一單的酬勞。

被小紅書的真人試用“種草”瞭?等等,可能都是托!

以「哈爾濱旅行」的任務為例,崔小姐在沒有任何親歷的前提下,完成了對帖子內容收藏、點贊和評論等一系列工作。

完成「任務」幾天以後,她在「種草筆記」下翻看評論,自己杜撰的內容赫然在列,成為其他人對商品的判斷和參考。

被小紅書的真人試用“種草”瞭?等等,可能都是托!

假流量、假評論 黑色產業鏈滋生

在豆瓣、百度等多個平台上,搜索「軟文、代寫」等關鍵詞,就會出現大量代寫、代發、刷單等服務的結果。

明碼標價,甚至還有套餐服務。

原本用來分享好物的「種草」,變成了對消費者的誘導,甚至是誤導,還形成了一條完整的評論營銷產業鏈。

採訪過程中,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講訴了這個產業鏈的操作模式。

被小紅書的真人試用“種草”瞭?等等,可能都是托!
業內人士 金小姐:每一個平台收錄信息的方式不一樣,水軍的公司需要分析每個平台的內容收錄規則。分析後,它會給企業建議,需要有大量的評論轉發,那我們水軍就去鋪評論量、轉發量。

因為網友都有從眾心理,前期引導好輿論後,會有一些網民主動跟隨,會慢慢產生一些真實的評論。

企業的付費形式有效果付費、需求付費、項目付費等。

被小紅書的真人試用“種草”瞭?等等,可能都是托!

記者在採訪中也曾多次撥打各大電商的客服熱線,反映虛假評價的問題,但很少能得到令人滿意的反饋:

  • 記者多次撥打「小紅書」 網絡平台的客服熱線,無人接聽。
  • 記者撥打豬八戒網客服熱線,對方表示接到舉報後工作人員會處理相關訂單,但不會將結果反饋給舉報人。

被小紅書的真人試用“種草”瞭?等等,可能都是托!

「水軍」攪局社交電商 何以監管?

相比傳統電商,近些年興起的「社交電商」是在信任基礎上實現的社交商業轉化。

「水軍攪局」的現象,正是虛假評價這一老頑疾在社交電商領域的新表現。

律師郭延虎表示,雇傭水軍的商家涉嫌構成不正當競爭。

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明確規定,經營者對商品的性能、用戶信息、銷售情況、用戶評價要如實陳述,不得虛假宣傳,否則可處最高200萬元的罰款。

被小紅書的真人試用“種草”瞭?等等,可能都是托!

我國的《電子商務法》也明確規定,經營者要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不得以虛構交易或者是編造用戶評價的方式欺騙、誤導消費者。

專門從事水軍行業的人員為了獲取不法利益,不顧客觀事實,大量地發帖、「灌水」、刷流量,這種行為實際上侵犯了消費者和其他正當經營者的合法權利,情節嚴重涉嫌犯罪。

被小紅書的真人試用“種草”瞭?等等,可能都是托!

一些廣告行為以「種草」著稱,以意見領袖作為測評者,並將測評結果轉化為網絡軟文,推廣自己簽約銷售的商品。

「測評加銷售」模式,具備了網絡廣告的性質,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些平台也受《廣告法》等法律規範約束。

律師 郭延虎:建議我們的電商平台要加強信用體系的建設,不給這些水軍以可乘之機。第二要盡量引入第三方的監管機制,進而規範互聯網企業的健康運營。第三,完善相關互聯網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大對於互聯網商業造假行為的監管和懲治力度。

小紅書回應:一經查實嚴厲處罰

對於「造假」問題,小紅書回應稱,對虛假筆記及惡意刷量採取實時打擊,一經查實嚴厲處罰

被小紅書的真人試用“種草”瞭?等等,可能都是托!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