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金錯刀
微信id:ijincuodao
作者:祥燎
日本人最愛吃什麼?
擱以前,你說拉麵、壽司、天婦羅、章魚燒,或許都說得過去。
但如果是2019年,必須是珍珠奶茶!
最近一兩年,台灣的珍珠奶茶在日本再度走紅,今年更是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
日本人究竟有多愛珍珠奶茶?
先來看幾個數據:
截至7月,日本進口珍珠6270噸,同比暴增200%;
日本的奶茶店數量,比去年多了3倍;
珍珠奶茶的網上搜索次數比3年前猛增70倍!
再來看幾個新聞:
1、每年,日本人都會舉辦名為「今年的一道菜」年度美食評選,選出今年最受社會青睞的食品。前天,評選結果揭曉,珍珠奶茶當仁不讓!
2、2019年的日本十大流行語,「珍珠奶茶」赫然在列。
3、珍珠奶茶的火爆,讓愛乾淨的日本人一秒破功。
4、名古屋的鹿角巷新店開業時,創下了排隊6小時的記錄。
毫無疑問,珍珠奶茶在日本已經擺脫小眾的狂歡,躋身國民飲料隊列。
奶茶這個行業,在中國幾乎快被做爛了,魚龍混雜(魚居多),說它是low到爆的街邊生意,一點不過分。
島國人民又為什麼會為之瘋狂呢?
打造社交貨幣:
打卡、排隊,日本人比我們還狠!
珍珠奶茶在日本火爆的原點有一個關鍵詞:社交貨幣。
珍珠奶茶這個社交貨幣的形成,離不開兩個方面:顏值經濟 製造話題。
所謂顏值即是正義,這波火遍日本的珍珠奶茶賣相極佳,很多都有著一副日式小清新畫風,少女心瞬間泛濫。
顏值升級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話題性。
在有顏值加持的珍珠奶茶俘獲了眾多島國妹子後,通過Instagram等社交平台,眾多拍照紀念的圖片流遍全網。
一些極具話題性的內容,因此誕生。
比如日本網紅VIENNA爆紅的對比圖:在戀人面前喝珍奶VS在閨蜜面前喝珍奶。
還有將珍珠塞到鼻孔的萌妹子自拍。
再比如今年6月突然風行的「免提奶茶挑戰」,簡單說就是:如何不用雙手輔助喝到奶茶。
挑戰迅速走紅,島國妹子挺起胸膛,紛紛上陣。
從此,女生走在街上,喝同款奶茶不可怕,誰要用手誰尷尬。
從此,男人健身不為別的,只為有尊嚴地喝上一杯奶茶。
再後來,開始有人測評奶茶,例如吃播紅人「大胃王」木下佑嘩,一次喝了11杯,4.5公升。
也有技術宅做了奶茶導航App,被人稱為「奶導」。
由線下奶茶店引導的第一波線上影響力,回過頭來又成功滲透到線下,於是在日本,奶茶店如雨後春筍紛紛冒出。
曲折又極具穿透力的影響力,堪稱變形版O2O2O。
所以在今年,日本的珍珠奶茶店比一年前多了3倍。
如今東京已經有超過300家奶茶店,在原宿表參道不到3公里範圍內,就有近40家奶茶店,幾乎每走兩三步就能看到一家。
瘋狂開店,當然是有利可圖。
在日本,奶茶絕不能算是一種便宜的飲品。
便宜一點的款式大概在400日元(26元人民幣),稍微豪華一點的款式加上稅都要上700日元(46元人民幣),甚至比喝咖啡還貴。
今年11月22日,一家位於東京新大久保的奶茶店還推出了售價高達1萬日元(646元人民幣)的珍珠奶茶。
店長解釋,這款奶茶貴就貴在它使用的茶是來自中國福建的大紅袍,你花的1萬日元里有9500日元都是為大紅袍買單,讓此前以為是珍珠金貴而細嚼慢咽的食客一臉懵逼。
更何況,現在日本人對奶茶的熱情猶在。
比如前面提到的名古屋鹿角巷,開業時常常要排隊五六小時。
兩個月後情況有所好轉,還是得排隊兩個小時。
在國內幾乎不用排隊的CoCo,也能讓日本人大排長龍。
街上奶茶店這一條條長龍,對於幹什麼都愛排隊的日本人,簡直誘惑難擋。
顛覆性微創新:
用珍珠奶茶,創造出一個新菜系
光是靠打卡、排隊的話題,只能火一時。
怎麼讓爆炸性話題綿延不絕,持續性地抓住線上線下人群的注意力呢?
套用《讓子彈飛》里的話,要做的只有三件事:創新,創新,還是TM的創新!
最常見的一種創新,是用珍珠奶茶做的「美食」。
在這方面,島國人民齊開腦洞,愣是用珍珠奶茶開創出了一種全新菜系。
想吃主食,這里有老少皆宜的「珍珠奶茶泡飯」,Q彈爽滑,軟糯香甜。
還有傳統與現代結合的「珍珠奶茶拉面」。
位於日本福岡白河的拉面店「太鼓のぼお 」就推出了一款鹽、味增和檸檬為湯底的珍珠拉面,一度登上日本版大眾點評「Tabelog」的打卡熱門榜單。
還有將東西方美食相融合的「珍珠奶茶熱狗」,賦予你不一樣的口腔快感。
最後,一碗「珍珠奶茶泡麵」,為忙碌的上班族帶來996的真正福報。
而利用珍珠奶茶做菜,比起主食更是像打開了地獄之門,想像力與辣眼睛齊飛,不知道該流口水還是流眼淚。
以「珍珠麻婆豆腐」為代表,川菜在日本完成了究極進化。
還不過癮?
那就來點餃子。
在這里,好吃不過餃子的人生經驗依舊生效。
但就像《舌尖上的中國》里說的,最好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烹飪方式,「珍珠鐵板燒」絕對是真美食家的最大誘惑。
最後,「流水珍珠」寓吃於樂,可謂情侶約會、周年慶祝、公司團建的不二之選。
欣賞完以上「美食」,或許你以為只有普通人或小餐廳才會瞎鼓搗「珍珠菜系」,那就大錯特錯了。
7-11就曾推出過一款限定的珍珠奶茶巧克力:內部是木薯澱粉做的口感類似珍珠的軟糖,外部則包裹著奶茶味的巧克力,售價149日元(折合人民幣9.5元)。
更早之前,7-11還推出過珍珠奶茶果凍。
除了7-11,其它日本連鎖便利店也推出了自有品牌的珍珠奶茶相關商品。
比如全家就有開蓋即飲的珍珠奶茶冷藏杯、珍珠奶茶牛奶刨冰等等。
除了美食,珍珠奶茶的第二大創新,就是升級為裝飾品 道具。
於是在綜藝節目里,一起泡珍珠奶茶浴成了難以拒絕的邀約。
還有眾多的吸食奶茶挑戰,一個比一個奇葩。
有人直接用大管子開幹,以身示範為何又長又粗容易噴出來。
也有比拼誰能吸得最高,看誰的肺率先爆炸。
撇去這些不正經的道具和嘗試,面對自己的目標用戶,還有人用珍珠奶茶開發出了唇膏、耳環,美甲、彩妝、戒指….深度滿足女性愛美又愛吃的一級痛點。
以後餓了別喊媽,先吃點自己的化妝品。
引爆話題:
一杯奶茶,升級成現象級文化!
至此,珍珠奶茶離成為國民級爆品,就差臨門一腳。
但在日本三大流行文化的助力下,珍珠奶茶很快就得到上至大爺下至蘿莉的交口稱贊。
首先是動漫。
《蠟筆小新》專門做了一集特輯:小新和媽媽想喝奶茶,但奶茶店都是人山人海,於是小新和媽媽在家里自制奶茶,最後爸爸悄悄買了奶茶帶回家,一家人一起嘬奶茶,相當溫馨。
珍珠奶茶還和Pokemon玩起聯名,顏值加倍。
其次是成人電影。
各位老師在最新作品里,也不下藥了,改喝奶茶,情趣大增。
最後是黑幫。
因為收益好,不少黑幫成員強勢進軍奶茶行業。
在東京JR山手線的某站附近,一名經營珍珠奶茶店的黑幫成員在採訪里儼然是個經營老手。
「沒有比這更輕鬆的買賣了。不需要太多開業成本,甚至也不需要專業技術,即使是在市中心,租一間十來平米的店鋪,前期房租加上裝修費用200萬日元(約合13萬元人民幣)就足夠。只需要雇一個打工仔就可以開工。」
他一個月的純利潤接近100萬日元(約合6.5萬元人民幣),「這可比犯罪活動賺的多多了,還不用冒風險」。
而且,很多黑幫本來就持有沿街店面,不僅租金上更省錢,還有豐富經營經驗,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對此,日本網友感慨良多。有羨慕的,「黑幫總能找到掙錢的輕鬆買賣。」也有感到勵志的,「在現今社會,黑幫比啃老族更能幹!」
到這時候,誰也無法忽視珍珠奶茶的存在了。
在今年4月1日日本公佈正式新年號之前,調查機構曾在涉谷街頭對300位女高中生進行了「預測新年號「的問卷調查,珍珠奶茶榜上有名,排名第11位。
而在5月1日,日本年號正式改為「令和」,但熱心網友發現真相,即將進入的其實是珍奶世代——因為分解後的「令和」顯露的正是珍珠奶茶的片假名。
你說這是巧合?日本年輕人可不答應。
結語:
日本人和珍珠奶茶,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
在1992年,還有點像西米露的珍珠奶茶就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不過很快就被歐美甜品給幹趴下了。
2008年,搭配著酸奶和果汁的珍珠奶茶卷土重來,結果沒火多久又被松餅搶了風頭。
這次能升級為國民級爆品,關鍵在於珍珠奶茶打法變了。
有人說過一句話,「咖啡讓人沉重,奶茶讓人喜悅。」
珍珠奶茶的好喝好玩,恐怕成為了很多日本人不可或缺的宣泄口。
所以在珍珠奶茶這件事上,不怕你腦洞大開,毀人三觀,就怕你抱殘守缺,默默無聞。
何謂爆品?就是要貼近用戶,因時而變,幹掉過去的自己!